集市

词典解释: jí shì 农村或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贸易。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ˊ ㄕˋ  拼音 jí shì定期買賣交易的市場。通常存在於鄉村或小型都市。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6158页 第11卷 799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8页

词典名字:

集市

词典发音:

jí shì

国语辞典

集市 jíshì

[fair;market;bazaar] 定期或在固定地点买卖货物的市场

该村庄每月有一次集市

基本解释

集市[ jí shì ]

⒈  定期买卖交易的市场。通常存在于乡村或小型都市

英语market, bazaar, fair

德语Marktanlage (S)​, Marktplatz (S)​

法语foire, bazar

引证解释

⒈  定期聚会交易的市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狄刘祠》:“京师货物咸趋贸易,以席为店,界成集市,四昼夜而罢;俗呼狄梁大会。”
秦牧艺海拾贝·“果王”的美号》:“有时郊区农民在集市上出卖木瓜,就喊着‘果王,果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集市 (定期或在固定地点买卖货物的市场)

  • 集市(jí shì)( 菜市场)是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主要指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和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贸易组织形式。又称市集。集市起源于史前时期人们的聚集交易,以后常出现在宗教节庆、纪念集会上和圣地,并常附带民间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