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巾

词典解释: miàn jīn 习称“毛巾”。毛巾的一个品种。多以纯棉纱线制成,也有用棉与棉维混纺纱交织的。有全白、全素、彩条、彩格、印花、提花、螺旋形、碱缩、割绒和丝光等。多用于洗脸,也用于围颈或包头,起防尘和保暖作用。国语辞典注音 ㄇㄧㄢˋ ㄐㄧㄣ  拼音 miàn jīn1. 洗臉用的毛巾。2. 覆蓋死者臉上的方巾。

词典名字:

面巾

词典发音:

miàn jīn

国语辞典

面巾 miànjīn

(1) [facecloth;face towel]∶用于洗脸的毛巾

(2) [cloth cover]∶死者覆盖在脸上的布

基本解释

面巾[ miàn jīn ]

⒈  洗脸用的毛巾。

⒉  覆盖死者脸上的方巾。

英语face flannel or towel, shroud (over the face of a corpse)​

德语Waschlappen (S)​

法语gant de toilette

引证解释

⒈  死者覆面的方巾。参见“面帛”。

徐珂 《清稗类钞·服饰·面巾》:“面巾,本就死者覆面之巾而言,以绢为之,方尺二寸,即《仪礼》所谓幎目,盖古之通礼也。”

⒉  洗脸的布。

徐珂 《清稗类钞·服饰·面巾》:“今之洗面者,亦称面巾。大别有二,一以水洗面时所用,一为拭尘秽时所用。”
艾芜 《印度洋风土画》:“这时麻面小伙子拿着湿漉漉的面巾,从甲板上走了上来。”

⒊  麪巾:亦作“麵巾”。即面筋。参见“麪筋”。

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本待发心吃斋去,则是无处买麵巾。”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面巾

  • 面巾习称“毛巾”。毛巾的一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