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工作总结

时间:2025-05-22 工作总结
种植业半年工作总结

种植业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种植业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种植业工作总结1

xx市xx区xx镇是烟叶种植大镇,烟叶的种植已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农民因烟而发、xx也因烟而强。多年来,也一直在不断的学习探索烟叶种植的新技术、新方法,就多年来的烟叶种植技术进行总结如下:

一、漂浮育苗

漂浮育苗是当前比较先进的育苗技术,它的优越性是其它育苗技术难以比较的。首先根系发达,测试结果分析,一级侧根数是常规营养袋育苗技术的3.35倍,育苗在于育根,根系发达,为烟株大田生长发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田间卫生条件好,基本消除了烟苗潜伏带病因素,大田期病害大大减轻,从而减少农民的投入,提高烟叶的生长水平。

第三,烟苗健壮整齐,移栽补苗很少,成苗率高,为优质烟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合理施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烟叶也是一样,高投人才有高产出。只有投入到位,烟株健壮生长,才能保证烟株抵御病害的入侵。克服“恐氮症”的思想,保证苗施纯氮810kg,在施氮到位时,钾必须相应匹配,在田间生产指导中可以粗略按以下比例投入肥料,以每亩施农家肥500kg计算则n:p:k=1:1.5:3,如果计算所施农家肥则n:p:k=1:2:3.5。

重视农家肥,饼肥的使用。二者都属于有机肥、有机肥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大微生物的活性,特别是饼肥的.施用,还可以提高烟叶的品质,增加烤后烟叶的色泽度,从而改善烟叶等级结构。

重视钾的使用。因为烤烟是喜钾作物,只有钾的含量达到2%以上,才有可能是优质烟叶,否则这优质是无从谈起的。对氮代谢也有良好作用,可以减少低温、干旱、倒伏和有害胺类的毒害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烟株的抗逆能力,增加烤烟对病虫害的抗性。

重视微肥的使用。许多微量元素都能促进烟株的光合作用,加速细胞的分裂,特别是对烟叶叶面的开面、提高烟株的抗性有巨大的作用。如注重硼、镁、锌等微量元素的使用。

硼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增加新细胞的数量,使烟叶叶片特别是上部烟叶开面好。镁是叶绿素组织的基本部分,同时它又是叶绿素分解活化剂。在烟株进行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旦缺乏,将造成烟株光合作用减缓,生长受到抑制。锌可以提高植物光合强度,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转变和细胞分裂,也有利于烟叶叶片开面。同时它对病毒有纯化作用,减少烟株侵染病害的发生。

三、用新观念管理

“有收无收在于水”,这个农谚道出了水分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烤烟怕涝不怕旱”则是过去的旧观念。烟田积水就会形成氧气不足、土温过低、有毒物质大量积累,影响烟株生长发育,超过1天,可以造成烟叶绝收之境地。但如果烟株缺水,其他条件再好、也将导致烟叶减产,质量下降,所以在田管中,特别干旱季节一定要注意水的浇灌,不能让烤烟怕涝不怕旱的观念所左右。在水的浇灌上也要讲究方法:水源条件好的烟地,可以灌溉“跑马水”,水位不超过垄体一半,时间在12小时左右,时间太长则将造成肥料流失。

正确理解打底、打顶,目前市场需求是上等烟俏,中等烟饱和,下等烟无人要,特别是对上部烟叶的下等烟望而却步,打底只能打脚叶,适时打掉底部脚叶二、三片,彻底抹芽,重打顶叶,以保证上部烟叶养分的供给,促进上部烟叶开面。

正确认识下部烟叶的成熟度。所谓成熟是烟叶在烘烤时能烤黄烤香。我们的下部烟叶成熟时,上部叶较嫩,下部叶的养分向上部转移,造成下部烟叶纤维素含量高,体分差,所以说应更新观念,保证下部烟叶在田间生长期缩短,而烤房内变黄时间适当加长,才能增加其体分,在采烤中,坚持下部烟叶以绿色为主,采收时断面整齐为条件来确定下部烟叶成熟度。

种植业工作总结2

今年种植业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围绕农业局中心工作,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任务,以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为抓手,以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中心目标,以提高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作责任,加大防灾救灾力度,确保了种植业工作的稳步推进,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据统计,20xx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9.2/80.12万亩,平均亩产550.25公斤,总产43.58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5.62万亩,平均亩产561公斤,总产37.87万吨,玉米、番薯种植面积6.33万亩,总产2.74万吨。现将20xx年种植业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1.1大力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探索有兴宁特色的粮食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特别是组织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绿色高效模式攻关,加快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为实现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粮食连年增产之后,各种资源要素链绷得很紧、环境承载压力增大,长期支撑发展的推动力在减弱,需要有接续和替代的动力。继续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探索有兴宁特色的粮食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总结粮食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局提出开展粮食绿色高效模式攻关,着力打造增产模式攻关的升级版。一是内涵的拓展。将“绿色”的要求贯穿于粮食生产全过程,坚持物理技术优先、安全投入品优先、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优先、农机农艺融合优先、信息技术优先,更加注重绿色为本、高产稳产、优质安全。二是理念的`创新。树立绿色的理念,坚持生产发展与生态安全协同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效益的理念,以绿色高效为目标,做到投入与产出相协调;树立增产的理念,优化整合资源要素,挖掘作物单产潜力。三是路径的优化。围绕“三推”(推广高产高效多抗新品种、推广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栽培技术、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三控”(控肥、控药、控水),促进资源要素的高效利用,实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增产增效。四是目标的升级。力争到20xx年粮食单产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重点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

开展粮食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攻关,关键是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集成技术模式,推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绿色化。突出“一主三先”:一是增产为主。坚持把增产作为主要的目标,集成组装适宜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耕作制度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二是绿色优先。遴选出一批以“绿色”为主的关键技术,既有水、肥、药的高效利用,又有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既有方便实用的物理技术,又有低毒高效的生物技术。三是节本优先。组装的节本增效关键技术中,以农机为载体,集成了一套节种、节肥、节水、节药等技术,都体现了节本增效的要求。四是保护优先。遴选出一批环境友好的关键技术,包括培育健康土壤、改善水环境、健身栽培等技术。通过对技术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量身打造了可供选择的技术套餐。

这些技术模式来源于实践,升级创新应用于实践,继续开展先行先试,在实践中检验,在试验中完善,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集聚智慧、合力推进,引领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为探索资源保护利用并重、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生产生态相互协调的特色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道路积累经验。

/

【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4s店前台终工作总结05-22

每周的工作总结优秀05-22

学生会宣传部的工作总结05-22

出纳试用期转正申请工作总结范文05-22

市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总结05-22

综合办公室工作总结05-22

幼儿园小班第一学期工作计划必备15篇05-22

大学毕业生当见习班主任工作计划05-22

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05-22

二年级个人工作计划05-22

关于交通安全教育视频观后感05-22

流浪地球观后感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