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后诸郎中子兴过草堂寻梅登玄览台循城墙而归集杜句以纪其事
茅斋寄在少城隈,冬至阳生春又来。万里相逢贪握手,百年多病独登台。
短墙若在从残草,皂盖宁忘折野梅。正是江南好风景,蓬门今始为君开。
游泰泉席上与陈京兆天游邓宪副沃泉分韵得文字
一尊何处可论文,买得青山近白云。野色不随秋气改,松涛长共涧声闻。
剪茅渐作花三径,种稻频来鹤数群。吟眺不知仙客去,满林萝月白纷纷。
铁桥新开晚景园筑溪山一览赋诗相候候宴于晋野堂次韵
溪山新构喜经过,笑似秋星初渡河。晋野正疑南菊晚,楚云偏带朔鸿多。
挥杯白日移堤树,步屧清霜净泽荷。一望郁江天万里,冥冥何处有虞罗。
黄佐
[ 明代]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