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朱熹的诗集985条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image.png

偶题三首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百丈山记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送林熙之诗五首 其三

天理生生本不穷,要从知觉验流通。若知体用元无间,始笑前来说异同。

游烂柯山

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


空叫禾樵客,烂柯不知归。

观书有感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image.png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五 劳农

四体久不勤,筋力坐驽缓。何事两山阿,离离豆苗满。


多谢植杖翁,居然见长短。

劝学诗 / 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谢人送兰 其一

幽独尘事屏,晼晚秋兰滋。芳馨不自媚,掩抑空相思。


晤对日方永,披丛露未晞。翛然发孤咏,九畹陈悲诗。

岳后步月

清光冰魄浩无边,桂影扶疏吐玉娟。人在峰头遥指望,举杯对影夜无眠。

山寺逢僧谈命

此地相逢亦偶然,漫将牛斗话生缘。时行时止非人力,莫问流年祇问天。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 其十 芋魁

沃野无凶年,正得蹲鸱力。区种万叶清,深煨奉朝食。

白鹿洞书院

昔人读书处,町疃白鹿场。
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
矧今中兴年,治具一以张。
弦歌独不嗣,山水无辉光。
荒榛适剪除,圣谟已汪洋。
亦有皇华使,肯来登此堂。
问俗良恳恻,怀贤增慨慷。
雅歌有余韵,绝学何能忘。

对月思故山夜景

沉沉新秋夜,凉月满荆扉。露泫凝馀彩,川明澄素晖。


中林竹树映,疏星河汉稀。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