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风来生昼凉,况逢时节近端阳。也知城外尘能少,却道山中日更长。
云壑飞泉频倚杖,松坛磐石漫焚香。老僧供茗浑忘味,好向嵩峰问溥光。
暮春和气应,养痾亦园中。心迹双寂寞,启扉面江南。
一觞虽独进,情深意弥重。桃李成蹊径,青林结冥濛。
爱而不可见,永怀求羊踪。
望隆卿寺自郎曹,昼锦乡邦驻羽旄。六十再看尧陛荚,寻常争赋汉宫桃。
江湖大观还龙窟,雨露新恩且凤毛。东阁先生题赠处,中吴回首德星高。
芝山草如黛,青春空复过。我来憩古寺,落花看渐多。
林莺惜芳景,和我登山歌。白日不可挽,更奈风雨何。
老僧供香茗,小坐成天和。江公旧游处,长松挂新萝。
止水一亩池,流衍同江河。晚峰纵高眺,番阳渺云波。
五老近相别,笑指庐山阿。
路左离亭北,幽寻兴亦多。偶登仙阁坐,又听道童歌。
云远双峰出,林深一鸟过。长吟无和者,奈此素秋何。
一时三守邑多贤,佳报先从海上传。直谏曾惊他日震,清修应比此山泉。
凤凰仪羽非无地,黍稷馨香是有年。五马双旌元贵重,朝廷异数况高悬。
一滴源头息息新,每从旱日见天真。涓涓昼夜江湖远,洒洒乾坤雨露均。
煮茗尽供台上客,研朱还假洞中人。再歌晦老南岩句,始信青山本有神。
十年丽水我曾游,又赋新诗送县侯。山戢兵戈金在穴,海通舟楫盬成邱。
有人俎豆如诸葛,何处弦歌不子游。且莫易看循吏传,几多风采待君收。
月树影在地,横斜复横斜。
谁为水墨画,老笔全无华。
又如春雷动,初惊蛰龙蛇。
因之得篆法,锥铁行平沙。
海云漾双玕,江风落孤楂。
玄冬万景瑀,嘉此独咨嗟。
他宵有繁阴,莫向时人夸。
白洲千载笔,春野百年心。云白山无际,草青江有浔。
杖藜乘晚霁,鼓瑟散寒阴。人去遗书在,悠然怀古今。
雨声初静月光来,知有高人独上台。我亦梦游天柱顶,长歌风动綵云回。
两浙多才地,三年化雨深。何人悲枥马,有客赋镕金。
歌向胥潮听,书从禹穴寻。旧游吾所愧,棠树未成阴。
万里人来不寄书,简传口语独相于。旧堂新构风烟后,远岭孤松雨雪初。
两字平安身仅免,百年衰病志终虚。登山屐在难为着,点易台前一笋舆。
閒爱孤云静爱僧,山中秋夜兴逾增。竹通深径清风足,松倚高坛霁月曾。
露气侵阶惊蟋蟀,雨声入户避蚊蝇。城中望我如天上,青壁丹厓知几层。
一春三寄寿公诗,未尽平生爱公意。清秋忽展双松图,于我初心乃深契。
乔柯落落生涧阿,下荫流泉上云气。万古长撑雨露天,四时平视冰霜地。
问谁作者宋季人,一幅生绡墨尚新。题诗千里应尊酒,岁寒标格当青春。
君不见司徒嘉绩奏三载,只尺天颜真简在。麟袍玉带照贞姿,四海人方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