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唐代 >  柳宗元

柳宗元的诗文(1296首)

采桑子·马嘶人语春风岸

马嘶人语春风岸,


芳草绵绵。


杨柳桥边,


落日高楼酒旆悬。



旧愁新恨知多少,


目断遥天。


独立花前,


更听笙歌满画船。

分类标签: 哲理 早教 启示

读书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倦极更倒卧,熟寐乃一苏。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分类标签: 读书

奉诏赋蜀主降唐

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唐主再悬新日月,


蜀王难保旧山川。非干将相扶持拙,自是君臣数尽年。


古往今来亦如此,几曾欢笑几潸然。

分类标签:

江行晚泊寄湓城知友

孤舟相忆久,何处倍关情。野渡帆初落,秋风蝉一声。


江浮残照阔,云散乱山横。渐去湓城远,那堪新月生。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分类标签: 古文观止 祝贺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 秦中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鹊踏枝·叵耐为人情太薄

叵耐为人情太薄,


几度思量,真拟浑抛却。


新结同心香未落,


怎生负得当初约。



休向尊前情索莫,


手举金□,凭仗深深酌。


莫作等闲相斗作,


与君保取长欢乐。

分类标签: 抒情 梅花

小重山·春入神京万木芳

春入神京万木芳,


禁林莺语滑,


蝶飞狂。


晓花擎露妒啼妆,


红日永,


风和百花香。



烟锁柳丝长,御沟澄碧水,


转池塘。


时时微雨洗风光,


天衢远,到处引笙篁。

分类标签: 写景 思乡 山水 踏青

西山晚景

公局长清淡,池亭晚景中。蔗竿闲倚碧,莲朵静淹红。


半引弯弯月,微生飋飋风。无思复无虑,此味几人同。

他乡七夕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分类标签: 思乡 七夕节

临江仙·南园池馆花如雪

南园池馆花如雪,


小塘春水涟漪。


夕阳楼上绣帘垂。


酒醒无寐□,独自倚阑时。



绿杨风静凝闲恨,


千言万语黄鹂。


旧欢前事杳难追。


高唐暮雨,空只觉相思。

分类标签: 相思 婉约

凉州词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分类标签: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仆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渐不喜闹。岂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骚吾心?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独欠为人师耳。


  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庭,荐笏,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何预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今之命师者大类此。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後,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敎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於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如何也。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


  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釆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远乎?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於道不远矣。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而骄也。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无取乎?吾子幸观焉,择焉,有余以告焉。苟亟来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而为外廷所笑,则幸矣。宗元复白。

分类标签: 哲理 书信 文学

忆溪居

竹轩临水静无尘,别后凫鹥入梦频。


杜若菰蒲烟雨歇,一溪春色属何人。

分类标签: 写景 思乡 山水 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