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王祠庙桃花下,愁苦看春又隔年。今夜白蘋风更恶,去时须傍采菱船。
燕云逆胡著柘黄,仁人烈士集太行。已闻泣涕拜明诏,共挟金舆归大梁。
安得山人一双剑,走入云中看不见。人间夜半风雨时,逆胡首奏延和殿。
我生四十无所成,荆淮好汉为知音。丈夫志在仁义耳,麟阁貂冠非本心。
功成剑化两龙去,我亦变名入烟雾。此时再拜康山人,九霄客星在何处。
云树重重和泪吟,故宫遗庙有知音。
秦吴万里皆芳草,染到山花恨最深。
石根两眼北流泉,乳窦潜通御井边。
飘出宫花人不识,又沿衰草下山前。
呜呼个是文忠琴,呜呼此琴今尚存。
堂中图书散失尽,留得七弦传子孙。
六言自书书在腹,古锦梅花留不得。
嗣孙贤者能忍贫,不向豪家博珠玉。
初鼓如撼昭陵松,巩原流水青溶溶。
三宗龙衮在帝左,曾把钧天赐与公。
再鼓似播清颍水,只将漱流肯洗耳。
曾苏两生招不来,自写新声付儿子。
尧囚山,舜放野,
自兹以下不平苦。与君所得妇女谤,
此日一洗清万古。小儒昔诵五季传,
颇讶春秋体微变。今来再听七弦琴,
南薰遗制喜复见。浮云流尽白日逃,
何用广陵与离骚。谱成只度欧家曲,
秋声赋人庐山高。
龙泉饯语馀,便使借船居。
津吏方抽木,官人但载书。
潮通白矴石,身近碧京鱼。
一卷新文就,皋禽亦自如。
小县登楼上,依稀是去年。
更阑吹短笛,饮散觅归鞯。
丹叶标寒渡,黄花羃野田。
重来吊古地,为拊石羊肩。
阿瞒瓜分姿,见之垂髫中。
此心既弗乂,此道安可洪。
汉祚既坠地,馀子方困穷。
仁义傥自唱,历数岂不同。
挟令及宫阃,杀士延奴童。
至今吊古徒,哀痛殊未终。
实以己逼仄,遂令彼长雄。
画图出后世,略见经营工。
想其鼎峙势,亦天诱其衷。
此章弗徒歌,聊以裨国风。
先秦古书世已稀,国风雅颂声又微。
彼美人兮在天路,马蜷局兮将安归。
古人所怀已汩汩,今人所怀又忽忽。
我亦东西南北人,相逢且尽杯中物。
此生无耽嗜,独具爱书癖。
旁搜固未暇,乍见亦略识。
尘土苦见污,更苦官事逼。
纸灯既自剪,竹牖仍仆织。
山邑少文献,有亦何自觅。
随行五升郗,一岁无滴沥。
向来长安市,阅之常竟夕。
怅然梦里去,莽莽云雨侧。
哦此谓寒螀,夜漏三十刻。
采茗归来日未斜,更携苦菜入仙家。
后园同坐枯桐树,仰看红桃落涧花。
君王有遗令,婢子守空台。
遥望西陵下,漆灯照鸩杯。
玉颜阙钗泽,松柏生悲哀。
低吟短歌行,想像奸雄才。
清泉沈金彩,古烟凝紫灰。
零落故瓦在,雕镌若陶坯。
为人作书研,词章出诙谐。
上下千载间,流转何悠哉。
那知墟中人,天命不复来。
齐昏亦披猖,增三筑崔嵬。
年年漳河头,野棠如雪开。
荼蘼架倒无人架,全似老夫狂醉时。昨夜一场溪雨横,又漂苔藓到花枝。
野店梢头起灶烟,江云弄色半晴天。
暗泉绕砌喧人语,远烧侵林照客鞯。
晚日未收鸡上树,春风欲度鸟耘田。
布帆无恙归心稳,才到家山又迫年。
幽花堕在石根傍,几欲移将近草堂。
草草一尊聊尔尔,跨驴归去月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