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首页
古典
字典
词典
成语
诗词
考题
励志
范文
文言文
名句
作者
作文
首页
>
诗词
>
唐代
>
许浑
许浑的诗文(965首)
朝代:
唐代
两汉
五代
元代
先秦
南北朝
宋代
明代
清代
金朝
隋代
魏晋
近现代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杜牧
辛弃疾
李清照
刘禹锡
李商隐
纳兰性德
陶渊明
孟浩然
元稹
李煜
骆宾王
柳宗元
岑参
韩愈
王安石
王之涣
欧阳修
齐己
贾岛
陆游
韦应物
屈原
曹操
温庭筠
柳永
刘长卿
李贺
曹植
王昌龄
张籍
孟郊
杨万里
王建
诸葛亮
范仲淹
王勃
高适
马致远
左丘明
岳飞
张九龄
周敦颐
文天祥
朱熹
郑谷
秦观
贺铸
程垓
张炎
晏殊
皎然
罗隐
方干
韦庄
姚合
韩偓
许浑
钱起
李峤
皮日休
张祜
贯休
赵嘏
卢纶
张说
陆龟蒙
司马迁
卓文君
杜荀鹤
周邦彦
吴文英
刘辰翁
赵长卿
戴叔伦
皇甫冉
类型:
唐诗三百首
高中古诗
小学古诗
小学文言文
古诗三百首
初中古诗
古诗十九首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壮丽
自然写景
叙梦
赠诗
莲花
失望
厌倦
愤慨
缅怀
礼教
组曲
秋叶
豪强
勤奋
渔夫
关心
禅隐
登山
残春
奏议
对月
赠序
长城
杂剧
渡河
抒愤
牧童
新乐府
哲学
奏疏
揭示
文集
访友
悲观
记事
记游
惜花
行舟
写狼
精神
郊游
清明
回文
哀痛
悲切
伤痛
道理
游侠
长篇
艰苦
小说
悔恨
凄婉
悲怆
国破家亡
大海
高尚
乡思
关塞
时事
写诗
惭愧
地震
理论
童年
艺术
表演
盼望
叹息
相逢
追思
行路
家训
期盼
中元节
杂诗
山居冬夜喜魏扶见访因赠
[
唐代
]
许浑
霜风露叶下,远思独裴回。夜久草堂静,月明山客来。
遣贫相劝酒,忆字共书灰。何事清平世,干名待有媒。
分类标签:
鸿沟
[
唐代
]
许浑
相持未定各为君,秦政山河此地分。
力尽乌江千载后,古沟芳草起寒云。
分类标签:
早发寿安次永寿渡
[
唐代
]
许浑
东西车马尘,巩洛与咸秦。山月夜行客,水烟朝渡人。
树凉风皓皓,滩浅石磷磷。会待功名就,扁舟寄此身。
分类标签:
长安早春怀江南
[
唐代
]
许浑
云月有归处,故山清洛南。如何一花发,春梦遍江潭。
分类标签:
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一作八月十五夜宿鹤林寺玩月)
[
唐代
]
许浑
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中秋云尽出沧海,
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莫辞达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
分类标签:
早行
[
唐代
]
许浑
失枕惊先起,人家半梦中。闻鸡凭早晏,占斗认西东。
辔湿知行露,衣单觉晓风。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
分类标签:
送杜秀才归桂林
[
唐代
]
许浑
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两岸晓霞千里草,
半帆斜日一江风。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
愁君路远销年月,莫滞三湘五岭中。
分类标签:
秦楼曲
[
唐代
]
许浑
秦女梦馀仙路遥,月窗风簟夜迢迢。
潘郎翠凤双飞去,三十六宫闻玉箫。
分类标签:
南亭夜坐,贻开元禅定二道者
[
唐代
]
许浑
暮暮焚香何处宿,西岩一室映疏藤。光阴难驻迹如客,
寒暑不惊心似僧。高树有风闻夜磬,远山无月见秋灯。
身闲境静日为乐,若问其馀非我能。
分类标签:
经李给事旧居
[
唐代
]
许浑
归作儒翁出致君,故山谁复有遗文。汉庭使气摧张禹,
楚国怀忧送范云。枫叶暗时迷旧宅,芳花落处认荒坟。
朱弦一奏沉湘怨,风起寒波日欲曛。
分类标签:
缑山庙
[
唐代
]
许浑
王子吹箫月满台,玉箫清转鹤裴回。
曲终飞去不知处,山下碧桃春自开。
分类标签:
早行
[
唐代
]
许浑
失枕惊先起,人家半梦中。闻鸡凭早晏,占斗认西东。
辔湿知行露,衣单觉晓风。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
分类标签:
寄郴州李相公
[
唐代
]
许浑
高楼王与谢,逸韵比南金。不遇销忧日,埃尘谁复寻。
旷怀澹得丧,失意纵登临。彩槛浮云迥,绮窗明月深。
虬龙压沧海,鸳鸾思邓林。青云伤国纵,白发轸乡心。
功高恩自洽,道直谤徒侵。应笑灵均恨,江畔独行吟。
分类标签:
游楞伽寺
[
唐代
]
许浑
碧烟秋寺泛潮来,水浸城根古堞摧。
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分类标签:
送荔浦蒋明府赴任
[
唐代
]
许浑
路长春欲尽,歌怨酒初酣。白社莲宫北,青袍桂水南。
驿行盘鸟道,船宿避龙潭。真得诗人趣,烟霞处处谙。
分类标签:
首 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 页
许浑
[ 唐代]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