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唐代 >  白居易

白居易的诗文(730首)

念金銮子二首

衰病四十身,娇痴三岁女。非男犹胜无,慰情时一抚。


一朝舍我去,魂影无处所。况念夭札时,呕哑初学语。


始知骨肉爱,乃是忧悲聚。唯思未有前,以理遣伤苦。


忘怀日已久,三度移寒暑。今日一伤心,因逢旧乳母。


与尔为父子,八十有六旬。忽然又不见,迩来三四春。


形质本非实,气聚偶成身。恩爱元是妄,缘合暂为亲。


念兹庶有悟,聊用遣悲辛。暂将理自夺,不是忘情人。

分类标签:

哭微之

今在岂有相逢日,未死应无暂忘时。


从此三篇收泪后,终身无复更吟诗。

分类标签:

寒闺夜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分类标签: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次用本韵)

南雨来多滞,东风动即狂。月行离毕急,龙走召云忙。


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浸淫天似漏,沮洳地成疮。


惨淡阴烟白,空濛宿雾黄。暗遮千里目,闷结九回肠。


寂寞羁臣馆,深沉思妇房。镜昏鸾灭影,衣润麝消香。


兰湿难纫珮,花凋易落妆。沾黄莺翅重,滋绿草心长。


紫陌皆泥泞,黄污共淼茫。恐霖成怪沴,望霁剧祯祥。


楚柳腰肢亸,湘筠涕泪滂。昼昏疑是夜,阴盛胜于阳。


居士巾皆垫,行人盖尽张。跳蛙还屡出,移蚁欲深藏。


端坐交游废,闲行去步妨。愁生垂白叟,恼杀蹋青娘。


变海常须虑,为鱼慎勿忘。此时方共惧,何处可相将。


已望东溟祷,仍封北户禳。却思逢旱魃,谁喜见商羊。


预怕为蚕病,先忧作麦伤。惠应施浃洽,政岂假揄扬。


祀典修咸秩,农书振满床。丹诚期恳苦,白日会昭彰。


赈廪赒饥户,苫城备坏墙。且当营岁事,宁暇惜年芳。


德胜令灾弭,人安在吏良。尚书心若此,不枉系金章。

分类标签:

同梦得醉后戏赠

唯欠与君同制令,一时封作醉乡侯。

分类标签:

劝酒

劝君一盏君莫辞,劝君两盏君莫疑,劝君三盏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天地迢遥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君不见春明门外天欲明,喧喧歌哭半死生。


游人驻马出不得,白舆素车争路行。归去来,头已白,典钱将用买酒吃。

分类标签:

和答诗十首。和古社

废村多年树,生在古社隈。为作妖狐窟,心空身未摧。


妖狐变美女,社树成楼台。黄昏行人过,见者心裴回。


饥雕竟不捉,老犬反为媒。岁媚少年客,十去九不回。


昨夜云雨合,烈风驱迅雷。风拔树根出,雷劈社坛开。


飞电化为火,妖狐烧作灰。天明至其所,清旷无氛埃。


旧地葺村落,新田辟荒莱。始知天降火,不必常为灾。


勿谓神默默,勿谓天恢恢。勿喜犬不捕,勿夸雕不猜。


寄言狐媚者,天火有时来。

分类标签:

宝历二年八月三十日夜梦后作

尘缨忽解诚堪喜,世网重来未可知。


莫忘全吴馆中梦,岭南泥雨步行时。

分类标签:

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山海一时平。

分类标签:

过元家履信宅

鸡犬丧家分散后,林园失主寂寥时。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风荡宴船初破漏,雨淋歌阁欲倾欹。


前庭后院伤心事,唯是春风秋月知。

分类标签:

池上早秋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分类标签:

简简吟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
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
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
玲珑云髻生花样,飘飖风袖蔷薇香。
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
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分类标签:

早春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
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
分类标签:

寒食江畔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沉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分类标签:

冷泉亭记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分类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