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生
河南地望雄西京,相公好贤天下称。吹嘘死灰生气燄,谈笑暖律回严凝。
曾陪樽俎被顾盻,罗列台阁皆名卿。徐生南国后来秀,得官古县依崤陵。
脚靴手板实卑贱,贤俊未可吏事绳。携文百篇赴知己,西望未到气已增。
我昔初官便伊洛,当时意气尤骄矜。主人乐士喜文学,幕府最盛多交朋。
园林相映花百种,都邑四顾山千层。朝行绿槐听流水,夜饮翠幕张红灯。
尔来飘流二十载,鬓发萧索垂霜冰。同时并游在者几,旧事欲说无人应。
文章无用等画虎,名誉过耳如飞蝇。荣华万事不入眼,忧患百虑来填膺。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名高场屋已得俊,世有龙门今复登。
出门相送亲与友,何异篱鴳瞻云鹏。嗟吾笔砚久已格,感激短章因子兴。
纵囚论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寮友
土龙朝祀雨,田火夜驱蝗。
木落孤村迥,原高百草黄。
乱鸦鸣古堞,寒雀聚空仓。
桑野人行馌,鱼陂鸟下梁。
晚烟茅店月,初日枣林霜。
墐户催寒侯,丛祠祷岁穰。
不妨行览物,山水正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