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府仙人每驭飙,朝游三岛暮三茅。他年内史功成后,愿结山阴世外交。
常感真公传隐诀,每言凡骨是仙材。他时载挹浮丘袂,直在昆峰十二台。
昔年乡赋议兴贤,曾接诸君砚席间。屈指岁华逾一纪,锦衣怀绶过稽山。
远惠奇花自洛城,吟观醉赏动乡情。开编读到安仁传,方信河阳浪得名。
长生私语都无益,芳树交柯自表奇。就使玉真如素愿,山阴拱木竟何知。
惟有陈园接府城,池塘花竹可娱情。虽然不及芙蓉萼,犹得河桥史馆名。
不较平崧与右崧,大都亭阁尽穹崇。太行太室当前后,俱是山家入望中。
平日渔樵皆病涉,当年将相尽成功。淮阴未济酂侯识,留得雄才归汉中。
桃花石器榴花酿,携就南湖访饮朋。雅论清吟凉月满,山翁不惜醉腾腾。
向上应无快活人,斯言未敢便当仁。留君且住非他意,好作熙宁第八春。
曹酒清醇饮易酣,接䍦倒著不须簪。甘棠旧憩人无咏,何似退归伊上庵。
君自东都至西洛,风光相赏不相违。瑞雪承露从头看,看到姚黄兴尽归。
送君东至伊东坞,东望青嵩与白云。又向嵩云更东去,花前把酒惜离群。
望月怀珠重紫唇,隔墙闻卖已称珍。奁收箧贮承佳惠,深济颓山病酒人。
诏乘巨舰济安流,圣念偏于老者优。堪笑霸臣何琐琐,五湖归去一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