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溪斋舍小于舟,含素凝华曙影浮。已喜虚明宜宴坐,何妨安稳寄寒流。
檐前风絮疑翻浪,窗外瑶林欲隐洲。自有诗书可娱兴,不消更向剡中游。
叨禄京华总白颠,天恩有典赐归田。煮茶亭上伴烧笋,更折长竿共钓鲜。
群植斯蕃,盎乎凝春。中和之推,时育之仁。惟帝之仁,始内及外。
保合太和,爰暨四海。
乐静忘忧养性灵,豫章城外一茅亭。窗涵南浦千寻碧,门对西山万叠青。
每羡林泉归倦翼,独怜江海尚浮萍。已知安邑浑无累,犹有人求伏氏经。
久重青云器,皆传白雪歌。较文来棘院,承诏上銮坡。
家倚诗书富,人沾惠化多。荒凉孤馆下,无处听鸣珂。
老子今年七十三,不胜归思在江南。天恩若许辞簪绂,犹办纶竿钓石潭。
峄阳嶰谷总奇材,别有奇材泗水隈。圣治无为用韶乐,选材须献大廷来。
二月随銮三月归,近瞻城阙五云飞。桃蹊深浅红相间,麦垄高低绿渐肥。
出郭故人期载酒,迎门稚子候牵衣。登山临水多高兴,未抵抽毫侍禁闱。
非才误下钓鱼矶,徒遣缁尘满素衣。八帙年华双鬓雪,同乡惆怅不同归。
南枝与北枝,葳蕤动寥廓。自有岁寒心,不随横吹落。
雁下蒹葭泽国寒,扁舟独去路漫漫。年来已恨旧交少,老至偏伤远别难。
亲见谋猷禆国计,极知劳瘁济民艰。一竿淇上清于玉,持赠南州岁晚看。
未离襁褓学踉蹡,远别怜渠意不忘。昨夜小窗频入梦,计程知己过南昌。
江西宪副河南后,白简飞霜秉至公。一段梅花贞洁操,肯随桃李媚东风。
曾承姜氏孝,亦载琴高仙。今朝与子别,早晚待书传。
一别桃源四十春,高斋回首思纷纷。清溪两道通仙谷,翠壁千寻护白云。
少暇焚香时鼓瑟,半酣停酒更论文。何日承恩谢簪绂,寅宾楼上再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