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河上

宛宛寒山入莫烟,河流直到寺门前。


店头买酒风吹幔,浦口叉鱼雪满船。


翻覆世情堪大笑,宽闲野屋得清眠。


虚堂月色明如昼,独坐清弹五十弦。

别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夏日即事

野塘一曲俯高楼,云白山青江自流。阳月渐收芒种雨,西风吹老稻花秋。

时清海国家家乐,日永山斋事事幽。水步浴馀林下坐,儿童齐唱去归休。

城上(一作空城)

草满巴西绿,空城白日长。风吹花片片,春动水茫茫。
八骏随天子,群臣从武皇。遥闻出巡守,早晚遍遐荒。

仲春郊外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野菊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荆门道怀古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

游黄檗山

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


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


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


残杌千代木,廧崒万古烟。


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


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年。


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


况我葵藿志,松木横眼前。


所若同远好,临风载悠然。

咏蚕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题隐雾亭

春花秋月入诗篇,白日清宵是散仙。


空卷珠帘不曾下,长移一榻对山眠。

赠黎安二生序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余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临江仙·探梅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题墨萱

慈亲畴昔倚门时,曾记忘忧慰别离。


孤子恨无怀橘日,十年肠断树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