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齐州送祖三 / 河上送赵仙舟 / 淇上别赵仙舟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长信秋词五首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浪淘沙·素约小腰身

素约小腰身,不奈伤春。疏梅影下晚妆新。袅袅娉娉何样似,一缕轻云。
歌巧动朱唇,字字娇嗔。桃花深径一通津。怅望瑶台清夜月,还照归轮。

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送蜀客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相和歌辞。子夜春歌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尉迟郎中见示自南迁牵复却至洛城东旧居之作因以和之

曾遭飞语十年谪,新受恩光万里还。朝服不妨游洛浦,


郊园依旧看嵩山。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


留作功成退身地,如今只是暂时闲。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大 一作:太)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清平乐 贺雨

雨晴箫鼓。四野欢声举。平昔饮山今饮雨。来就老农歌舞。半生负郭无田。寸心万国丰年。谁识山翁乐处,野花啼鸟欣然。

赋得山水图长歌赠潘太守瑞徵

华岳上逼层霄,可窥星斗之真迹。黄河来自西极,长送昆崙之正脉。


绮霞彩虹灿一色,枫林岂让柿叶赤。光映石岩好登陟,眼中胜景谁尽得。


薄暮翠岚藏秀月又黑,姑射仙子夜游信能识。天与元精豁胸臆,后园独种蟠桃核。


仙果熟时未敢食,欲献圣皇咀味跻寿域。汾水朝宗流不息,上方龙剑到手除荆棘。


更刬长安路平通,万国直臣共佐唐虞德。渔樵各生计,官吏不虚职,澶州正对燕京北。


欲命良工写此图,高挂不出乎半间之壁。主人坐赏最珍惜,神游中宵乘彼苍凉片月白。

过石门

麦田下种稻田乾,秋尽江南亦未寒。
水净风微船牵慢,莼花蕰草尽堪看。

别子才司令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

采桑子·彭浪矶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