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金朝的诗集4816条

和答丹山梦庵张丈 其二

幸自无人识姓名,忍将两脚闹中行。元从有我安排了,强欲趋时作么生。


案上一编聊慰眼,世閒万事不关情。此心唯有沙鸥信,来往江头自不惊。

翌日二子见和复韵以答 其一

短发萧萧散不收,老来何意更悲秋。常年有酒或无月,今夕乘晴好上楼。


休对婵娟谈往事,祗将笑语替清愁。冷光愿照金尊里,记得开元太白游。

翌日再用前韵简二三子

长吟未了雨来催,雪积寒炉火渐灰。一点枝头红尚浅,半痕溪面绿初回。


行担酒债还思杜,坐得诗穷大笑梅。报答风光无好语,对时虚觉费清杯。

午芹道中

渺渺江风吹葛衣,爱閒长与世相违。青丝步障柳千树,碧玉屏风山四围。


入眼江花如慰意,近人沙鸟信忘机。虚名到此成何事,一笑平生始觉非。

万夫长李侯西觐回作诗为贺 其二

坐拥貔貅十万夫,雍容帷幄看投壶。威风栗烈前无敌,胆气轮囷大满躯。


铜柱直期标百粤,连城潜觉失全吴。江南公事行将毕,愿献扁舟范蠡图。

梅花十咏 其六 嗅

玉骨那堪瘴雾伤,好将经卷伴南荒。坡仙鼻孔清如水,老觉朝云道气长。

幽居奉借遁庵尊兄严韵呈隐之润之二英弟一粲 其二

浮荣过眼等浮埃,尊酒相逢一笑开。门外红尘高万丈,莫教一点鬓边来。

龙门八题 其三 疏属晴岚

云拖残雨敛前峰,翠色寒光溢几重。应有诗人偏著眼,时施膏沐为渠容。

冯生成之自燕归平阳赖寂照先生获脱奴役复齿士列将复归燕主吾友济夫来谒诗姑序其概以答云

英英大冯君,雅志在千里。坎■不得前,而姑止于此。


出处虽两途,动静无二理。燕坐三十年,初不离朝市。


了了方寸閒,湛然若秋水。冯生适何来,眉目差可喜。


自云衣冠后,家破偶不死。失身坑阱中,摇尾凡几祀。


遇者日千百,藐焉不一止。忽逢盘谷翁,引手唯力致。


力极势未回,既出几复委。不知何因缘,又入先生耳。


一见不忍遗,即命加冠履。奴虏岂所安,推己乃知彼。


恻然动于中,弃金犹弃秕。少属豺虎场,永谢泥与滓。


乞诗答盛德,此意良亦美。顾我欲何言,一笑不如己。


先生世外人,于汝初何俟。苟能肩一心,绮语奚足恃。


屈信固有时,此政在知己。勿如越石父,以是骄晏子。

冀京父

先公藻鉴识终童,曾拔昆山玉一峰。不见连城沽白璧,早闻烈火燎黄琮。


重围急变纷纷口,九地忠魂耿耿胸。欲吊南云无觅处,士林能不泣相逢。

满庭芳 咏三教

释演空寂,道谈清静,儒宗百行周全。三枝既立,递互阐良缘。尼父名扬至圣,如来证、大觉金仙。吾门祖,老君睿号,今古自相传。玄玄。同一体,谁高谁下,谁后谁先。共扶持邦国,普化人天。浑似沧溟大海,分异派、流泛诸川。然如是,周游去处,终久尽归源。

论诗三十首·十五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送秦中诸人引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8,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集古 汉女

大边物色更无春,碧玉芳年事冠军。

人世死前惟有别,阳台去作不归云。

上丹霄

正阳生,归癸地,气沉沉。产阴阳、偃月中心。化形龙虎,应时交媾不须擒。共成三体,长黄芽、香满乾*。音寻鼎也性如珠,心如月,怀如玉,体如金。显九阳、绝尽纤阴。本来实相,应机隐显鬼神钦。太虚同量,莹无尘、跨古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