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明代的诗集134856条

出门

昨日方还里,今朝又出门。饥寒能迫我,辛苦复何言。


疲马斜阳路,深烟远树村。不劳人重问,芳草识王孙。

南宫校文次韵马在新授经 其一

玉堂深锁隔凡尘,夜合庭前月色春。剪烛焚香云满卷,开帘啜茗雪盈巾。


惭无清鉴酬明主,愿重巍科得伟人。觅句喜陪王左辖,老儒曾是幕中宾。

独立高秋削玉巅,竖翎精彩出风烟。决云白日山前荡,濯雪玄冬塞上骞。


清绝有声调大吕,威严一顾净长天。此生疾恶知无敌,肯惜奇毛负老拳。

习礼见和用韵奉酬并简宗琏 其四

雅操俱当第一流,逸材千里见骅骝。閒来同坐北窗下,如在清风李郭舟。

塞上曲一百首 其四

能令明主坐销忧,百战功高独不侯。冬冷春和俱入寇,三军岂但只防秋。

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送俞汝承行二首 其二

魏阙光新命,秦淮恋旧游。清心鹭洲月,极目牛山秋。


梓里情何剧,萱堂志已酬。明时多雨露,应自足忘忧。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七 招丁仙

归来莫羡海天宽,眼见天倾海亦乾。纵此社开时可到,千年那得一人存。

次李商稳无题韵 其二

蝉鬓轻盈不耐风,水亭帘幕怕朝东。瑶笺锦字无人寄,碧海青山有路通。


倦态谩同芳草弱,愁颜不分小桃红。天涯荡子经年去,踪迹东西类转蓬。

踏莎行 晚景

流水孤村,西风古道。槎牙老木昏鸦噪。夕阳倒影射疏林,一时妆点秋容老。


树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双眉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频婆果

异果曾因释老知,喜看嘉实出京师。芳腴绝胜仙林杏,甘脆全过大谷梨。


炎帝遗书惭未录,长卿多病独相宜。由来南土无人识,那得灵根此处移。

赠王九鼎丹成还郡兼柬任郡博

归骑翩翩大药成,野花啼鸟踏新晴。绣衣时问衡门旧,老鬓萧疏学养生。

江行 其三

楚人菰米饭,越女芰荷衣。风土将相近,家园犹未归。

送张朝敬下第

春闱漫说得人多,麟凤依然漏网罗。天与奇毛终奋迅,我怜逸足暂蹉跎。


思鲈莫认为张翰,抱璞谁知是卞和。明日西风江上路,芙蓉花影荡秋波。

咏白兔

趯趯来何处,爰爰上玉堂。不因丹灶跃,那睹雪毛香。


昼日行疑月,炎天卧有霜。异时归捣药,莫碍广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