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明代的诗集134856条

古意

衰懒屏幽寂,浩怀付诗书。敢谓中人下,乃意太古初。

操觚甘废圆,任独甘自疏。终南岂不捷,瞑步羊肠岨。

力耕不计穫,把钓不羡鱼。朋侪竞豪赏,闭门日端居。

长年抱坟籍,乡曲谁吹嘘。搦管颇成咏,语少兴自舒。

保终谅无咎,勿回中道车。

挽丁通判

早擢巍科立要津,复承恩命倅南闽。寸心清夺冰壶月,一气嘘回寒谷春。

辽海不堪仙鹤去,棠阴空见碧苔新。黎元借寇今无地,惆怅西风泪满巾。

客中四时词 其三

荷落一池风,菊开三径雨。无穷离别怀,况听寒虫语。

予到官甫二阅岁顿觉老态日增因赋二绝 其一

镜里韶华叹易徂,眵昏双眼白头颅。写真欲寄儿孙看,只恐惊疑不是吾。

下皋杂咏 其九

一川桑柘隐烟霞,黄菊苍松自一家。更喜舍南添隙地,开渠占断白鸥沙。

挽馀姚毛处士

越山有幽人,高隐在岩谷。适兴有诗书,惊心无宠辱。

高风盖一乡,亦足振颓俗。人生随化迁,百年蛇赴壑。

送死人所悲,送君能勿哭。泠泠越溪水,萧萧溪上竹。

主人去不返,水竹空绕屋。赢得庆源深,化作兰与玉。

春风满阶庭,蔼蔼扬芬馥。九原君勿悲,人间万事足。

余与李伯襄宫允俱有桐封之役伯襄自上党竣事还相遇汝南喜而有赋 其一

易水君先发,相逢复汝坟。行过九折坂,踏破万重云。

节并丹霄下,茅从两地分。南行堪比袂,无事叹离群。

早秋闻蝉

閒庭雨过逗新凉,忽听鸣蝉送夕阳。哀咽入云音更迥,回声绕树韵偏长。

西风几处临芳榭,秋色依然在野塘。徙倚感时添旅况,夜来清梦又家乡。

明府兄招同余士翘看梅适见园橘累累啖之甚美

为访花神过草堂,痴看凝立屡回肠。酒怜嫩蕊杯逾数,吟倚繁条句亦香。

入鼎羹梅还有待,亚枝霜橘摘先尝。东风寒艳应须惜,留付园中醉几场。

余出山之次日江上遇韩孟郁陈治甫李烟客朱惟四曾文卿来游罗浮投诗为别奉答一章

朱明洞口卧蒿莱,几载迟君破绿苔。万里祇今随檄去,千岩恰值探奇来。

我将捧日乘龙会,尔自飞云驾鹤回。南北临岐深惜别,留欢江上且衔杯。

騄儿痘留安肃署中浃旬再举第四子又数日而就道途次有感

肃肃事宵征,霏霏犯霜雾。行行督亢中,駪駪驾骐馵。

修途始祝辕,二竖苦为瘉。舐犊方萦念,将雏还可赋。

儿生才五日,南行亦何遽。蓬矢未及悬,门外戒徒御。

圣主展亲恩,所赖兼程布。桐叶及秋老,况兹岁云暮。

岂无儿女私,其如王事趣。臣心怀靡及,呱呱不遑顾。

后稷置平林,实覃声载路。而汝安车中,彩绷仍逸豫。

节气虽严凝,幨帷尚温煦。劳劳行路难,无灾亦无怖。

顾汝及长成,骨肉常相聚。但能荷犁锄,不必被纨素。

送妇翁车先生改保昌学职

我送舅氏去何之,吾道将南庾岭陲。傲骨宁堪羁五斗,且辞簿领为人师。

一领青毡消不得,清斋苜蓿自支颐。郑虔轗轲聊复尔,塞翁倚伏谁能知。

广文先生官太薄,庾岭梅花亦不恶。閒来问字吏兼儒,倦去闭门人伴鹤。

匣有青萍案有书,门外青山俨如削。朝来爽气助清吟,何似折腰绶若若。

寄情十四韵

握粟詹予美,端蓍竟我欺。
前鱼如未弃,下凤故应迟。
荏苒惊吹律,凄凉忆履綦。
漫餐妃子秀,虚啮舍人饴。
懒去初侵鬓,颦回恰到眉。
泪痕留琥珀,花胜淡燕支。
露遣冰纨冷,风传画角悲。
题盘缘伯玉,捣素事班姬。
苦海填愁遍,盟山着恨移。
秋深仍系帛,日入已栖埘。
石阙何能解,刀头尚可期。
三缘经曲折,五内几妍媸。
尘掩菱花镜,心摇桂叶旗。
何妨梁下信,更作有情痴。

七夕后一日望月姬渡珠海戏赠

宝月辉银汉,瑶华丽绮筵。歌从鸾管合,舞逐綵云翩。

小笑浑生艳,回眸尽可怜。偶来依洛浦,人道水中仙。

中秋夕招智公入社

尝时对月每思僧,君是僧家老惠能。破衲补成花褐暖,芒鞋踏遍碧峰层。

弥天鸾鹤从栖树,大地琉璃不用灯。驴背好诗今有几,啸声还记虎溪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