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明代的诗集134856条

清河次类庵韵

西望群山合,东来一水长。


抱村行缓带,激石动清商。


畦润人操瓮,桥喧客护装。


晴波绕花柳,延伫未为妨。

衡州旅舍二首 其一

行极天南仍卖文,屠沽闹里掩重门。梦过青草连山浪,醉哭苍梧入庙云。


归计因人终日误,乡音隔贼几时闻。故园荷叶田田盛,可得霜前制翠裙。

飞絮篇

江城三月艳阳时,杨花如絮飞参差。


悠悠宛转知谁系,历乱轻盈不自持。


可怜朝散铜池里,可怜暮落章台市。


闲逐游丝去复来,细萦花片低还起。


灞桥系马及芳辰,白门藏乌过上春。


吹入妆楼全误粉,飘将舞席半成尘。


乍高随鸟没遥空,渐卑趁燕绕帘栊。


花飞猗靡如回雪,质轻流便不因风。


因风回雪何绰约,偏从芳甸穿香阁。


东舍王昌暂寄踪,西邻宋玉聊栖托。


迹方荡子少宁居,命怜贱妾多轻薄。


其奈萧疏欲尽春,已觉繁华不如昨。


条风布暖水流澌,池边林畔始垂丝。


小小叶间分翠黛,盈盈树下斗腰肢。


而今弃掷将何道,而今转薄同秋槁。


攀条倚树重留连,行乐韶年苦不早。


凄凄草径总铺毡,茫茫榆塞讵成绵。


旦辞芳树犹依榭,夕化浮萍已逝川。


子规声里千花歇,摇荡春光剧可怜。

追悼故同寅秦郎中

君住关西我住湘,偶从京国共翱翔。英英气宇横霄汉,煜煜声华振庙堂。


粉署夜谈灯照雨,金门晓觐帽飞霜。呜呼颜色今何在,落月萧萧满屋梁。

述怀五十三首 其四十三

人生如梦泡,忧乐无定端。归休常未久,别去每漫漫。


云平雨雪暗,阴盛北风寒。君今在万里,言念衣裳单。


光景亦何速,曾不比奔湍。安贞信为吉,古道良独难。


幽愤积中曲,无言坐长叹。

中秋宴集和答胡学士

直舍西头俯禁城,捲帘坐待月华明。诗题綵笔誇先就,酒注银瓶劝满倾。


蟾桂风清微有影,金茎露下不闻声。北来此会应难得,且共酣歌咏太平。

赠华子中甫

爱我岩下云,且避秋阳赤。


潭空天镜寒,风过蕙光碧。


松竹长遮天,相逢但挂帻。


山曛猿欲啼,为子扫片石。

送胡馆兄提学广东二首 其二

炎州此去八千里,禁苑相从二十年。抗节君能奋唐疏,著文吾已谢扬玄。


心期漫许丹青并,道化兹流岭海偏。若过江门寻昔隐,钓台秋色定澄鲜。

钟山赓吴沉韵

嵯峨倚空碧,环山皆拱伏。


遥岑如剑戟,迩洞非茅屋。


青松秀紫崖,白石生玄谷。


岩畔毓灵芝,峰顶森神木。


时时风雨生,日日山林沐。


和鸣尽啼莺,善举皆飞鹄。


山中道者禅,陇头童子牧。


试问几经年,答云常辟谷。

悲秋十八咏 其三 秋枫

逐臣何处想遗踪?湛湛江枫淡更浓。枝叶可能留岁色,丹青倏已变秋容。

悲缠宋玉招魂句,恨结寒山半夜钟。闲续遗骚愁不寐,感时怀古意千重。

戏题访戴图

大雪满天地,高兴何悠哉。终然不相见,独棹月中回。

人言越溪春,酒熟山花开。此时风日好,何事不能来。

晚宜楼

结构幽栖处,江天欲暮时。翠屏看更好,虚阁坐偏宜。

霞映千峰乱,潮随一棹移。横空翻暝色,绝岛起孤吹。

倦鸟投林速,归云到峡迟。喜看群动息,觉棹众缘遗。

忽忽浮生事,悠悠千古思。且将娱晚兴,聊复撚吟髭。

胜事君多会,高情我最知。愧非陶谢手,细写入新诗。

中秋

横笛何人夜倚楼,小庭月色近中秋。
凉风吹堕双梧影,满地碧云如水流。

念奴娇·中秋对月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蚊对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