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明代的诗集134856条

新嘉驿感咏 其二

土花蚀尽不生春,啼笑匆匆识幻因。最是五更清梦杳,绕床残月独窥人。

缺题 其一

草绿蘋香縠水纹,秋山寂寂冷斜曛。庭前双桂窗留影,时宿寒鸦与断云。

阳春词

春到江南春可怜,东郊西郭得春先。


初飞蛱蝶犹疑梦,忽见梅花各问年。


鹦鹉洲边芳草积,凤凰楼下百花然。


王孙拾翠争相问,美女寻春总献妍。


千金买得飞龙马,八宝装成软玉鞭。


啼鸟乱群还自对,游丝争绕暗相牵。


勾吴楼阁如天上,别有红妆笑相向。


云屏珠箔正昭回,锦树琼花次第开。


倾国能夸《神女赋》,凌云还有茂陵才。


欲移角枕鲛绡帐,先挂冠缨翡翠钗。


春色年年归有期,劝君须惜少年时。


春去春来人不见,花开花落日相思。


昨日朱颜浑似玉,今朝白发已如丝。


年年暗受伤春病,不与杨花燕子知。

阻风二首 其二

愁边绿水疑添远,客里青山似倍长。日日飞心总归去,不如身到郁金房。

寄畅园二十咏 其十二 丹邱小隐

小隐人间世,神仙安可求。吾将炼大药,即次是丹邱。

湖上歌

城西草堂湖水头,清沙白石高堂幽。


越人鼓枻渔父唱,我行暮出湖上游。


游中少年谁最少,周王二子同扳留。


湖风拂船船欲放,渚日回烟烟正柔。


白鸥之岸青草洲,绿水不动沧波收。


咫尺复愁雷雨至,萧条但觉陂塘秋。


明星迢迢月皎皎,高歌妙曲扬中流。


佳人此夕应遗佩,王子今辰还共舟。


人生有乐须白头,百年光景难遽休。


君不见潇湘之侧风雨愁,金花瑶草空悠悠。

愁二水

江有水兮春有风,水西来兮风自东。两相遇,各相冯。


岁之朝,吾以同。日兮杳杳,旬其再中。睇烟光之怫郁兮,几含思而自蒙。


遭阳侯之泛滥兮,盖为余而造雄。心靡靡而难竞兮,就欹危之片篷。


迷宵旦以摅方怀兮,绪沉抑而莫汎。愿寄辞于飘云兮,揖东君而陈衷。


何回汉之浮浮兮,疑鼓浪于丰隆。望前山兮偃蹇,与极浦兮初终。


伤幽峰之泻绿兮,怨碧渚之流红。惜吾不及无心之落花兮,依湛湛之露枫。


折琼枝与瑶华兮,护微芳之远丛。恐时岁之如斯逝者兮,及秋霜而转蓬。


吾且夷犹以自怡兮,观万象之魂熊。觅渔歌于佪溆兮,悟身外之塞通。


时亦犹其未央兮,进亦无求其太匆。睹惊波之杳至兮,随游雾以塞充。


接朝容之浩淼兮,下晓气于巃嵷。道何远而不达兮,志何立而不崇。


万变其情岂可极兮,伫寸进之为功。吾将过牛渚而燃照兮,依鹭洲而启笼。


藐蟠踞之龙虎兮,羡冥飞之鹄鸿。盼白门之遥色兮,悲金粉之日空。


曾不知朝之几变兮,孰两江水之可穷。

山庄访友

隔水问柴荆,行行认犬声。野花当户发,谷鸟傍人鸣。


地僻堪招隐,朋来暂辍耕。惟应三径里,斗酒话平生。

少年行二首 其一

少年结伴出春明,十里青楼卷幔迎。游骑纷纷尽回辔,金张子弟独横行。

问柳

为问故园柳,春光几许深。


未忘攀折处,犹带别离心。


疏雨一川暝,轻烟两岸沉。


主人归未得,惆怅五株吟。

廿五日晓泛山行历龙井诸处还孤山湖是日物色

清旦践夙期,泛舟益新侣。


和风沁肌骨,初旭媚空水。


水穷山色亲,径曲树容美。


龙泓昼常阴,竹阁晴疑雨。


返策循广堤,沿流越孤屿。


落日缬通川,红芳烁罗绮。


青帝无回镳,春物宁淹晷。


浓淡准畴昔,羽停情靡止。

寄长洲周广文

风雪大如许,怀人将柰何。春归双鬓老,腊尽一年过。


泮水菁莪意,淮南桂树歌。玉堂叨笔砚,感激受恩多。

无题(五首)

春衣裁剪罢,密叶间秾花。


缝到鸳鸯处,行行线脚斜。

为宋洛云寄林大合

春江拾翠日徘徊,留枕曾怜子建才。


不信多情归赋后,更无一梦此中来。

徐文长传

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邪古邪?”周望曰:“此余乡徐文长先生书也。”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盖不佞生三十年,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抄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