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南北朝的诗集7767条

棹歌行

十三为汉使,孤剑出皋兰。西南穷天险,东北毕地关。


岷山高以峻,燕水清沮寒。一去千里孤,边马何时还。


遥望烟嶂外,障气郁云端。始知身死处,平生从此残。

六忆诗

忆眠时。
人眠强未眠。
解罗不待劝。
就枕更须牵。
复恐傍人见。
娇羞在烛前。

思归引

胡地凭良马,怀骄负汉恩。甘泉烽火入,回中宫室燔。


锦车劳远驾,绣衣疲屡奔。贰师已丧律,都尉亦销魂。


龙堆求援急,狐塞请先屯。枥下驱双骏,腰边带两鞬。


乘障无期限,思归安可论。

悼亡诗

去秋三五月。
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
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
一谢永销亡。
帘屏既毁撤。
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
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
徒令存者伤。

春江曲

客行只念路,相争度京口。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

携手曲

舍辔下雕辂。
更衣奉玉床。
斜簪映秋水。
开镜比春妆。
所畏红颜促。
君恩不可长。
鵁冠且容裔。
岂吝桂枝亡。

望新月示同羁诗

初宿长淮上。


破镜出云明。


今夕千余里。


双蛾映水生。


的的与沙静。


滟滟逐波轻。


望乡皆下泪。


非我独伤情。

从籍田应衡阳王教作诗 其二

洛城钟漏息,灵台云雾卷。森森虎戟前,蔼蔼銮旂转。


属车游绛阙,风乌度丹巘。帐殿幸金舆,旌门拥玉辇。

香茅诗

铜律与鸣琴,俱称类君子。岂若江淮间,发叶超众美。

珍同自牧归,茅因汇征起。岂独迈秦蘅,方知蔑沅芷。

齐太庙乐歌十六首 其六 登歌

清明既鬯,大孝乃熙。天仪睟怆,皇心俨思。既芬房豆,载絜牷牲。


郁裸升礼,鋗玉登声。茂对幽岩,式奉徽灵。以享以祀,惟感惟诚。

相和六引 其四 徵引

朱明在离。日长至。候气而动。徵为事。六乐成文。从之备。

齐太庙乐歌十六首 其十三 凯容乐

月灵诞庆,云瑞开祥。道茂渊柔,德表徽章。粹训宸中,仪形宙外。


容蹈凝华,金羽传蔼。

咏秋夜诗

秋夜九重空,荡子怨房栊。灯光入绮帷,帘影进屏风。


金徽调玉轸,兹夕抚离鸿。

子夜四时歌 夏歌 一

江南莲花开。


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


藕异心无异。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

曰予受尘缚。


未得留盖缠。


三有同永夜。


六道等长眠。


才性乏方便。


智力非善权。


生住无停相。


剎那即徂迁。


叹逝比悠稔。


交臂乃奢年。


从流既难反。


弱丧谓不然。


二苦常追随。


三毒自烧然。


贪痴养忧畏。


热恼坐焦煎。


道心理归终。


信首故宜先。


驾言追善友。


回舆寻胜缘。


面势周大地。


萦带极长川。


棱层叠嶂远。


迤逦隥道悬。


朝日照花林。


光风起香山。


飞鸟发差池。


出云去连绵。


落英分绮色。


坠露散珠圆。


当道兰{艹/靃}靡。


临阶竹便娟。


幽谷响嘤嘤。


石濑鸣溅溅。


萝短未中揽。


葛嫩不任牵。


攀缘傍玉涧。


褰陟度金泉。


长途弘翠微。


香楼间紫烟。


慧居超七净。


梵住踰八禅。


始得展身敬。


方乃遂心虔。


菩提圣种子。


十力良福田。


正趣果上果。


归依天中天。


一道长死生。


有无离二边。


何待空同右。


岂羡汾阳前。


以我初觉意。


贻尔后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