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南北朝的诗集7767条

代边居行

少年远京阳。


遥遥万里行。


陋巷绝人径。


茅屋摧山冈。


不覩车马迹。


但见麋鹿场。


长松何落落。


丘陇无复行。


边地无高木。


萧萧多白杨。


盛年日月尽。


一去万恨长。


悠悠世中人。


争此锥刀忙。


不忆贫贱时。


富贵辄相忘。


纷纷徒满目。


何关慨予伤。


不如一亩中。


高会挹清浆。


遇乐便作乐。


莫使候朝光。

迁阳亭诗

揽泪访亭候,兹地乃闽城。万古通汉使,千载连吴兵。


瑶涧夐崭崒,铜山郁纵横。方水埋金雘,圆岸伏丹琼。


下视雄虹照,俯看彩霞明。桂枝空命折,烟气坐自惊。


剑径羞前检,岷山惭旧名。伊我从霜露,仆御复孤征。


楚客心命绝,一愿闻越声。

悼室人诗十首 其三

夏云多杂色,红光铄蕤鲜。苒弱屏风草,潭拖曲池莲。


黛叶鉴深水,丹华香碧烟。临彩方自吊,揽气以伤然。


命知悲不绝,恒如注海泉。

悼室人诗十首 其一

佳人永暮矣,隐忧遂历兹。宝烛夜无华,金镜昼恒微。


桐叶生绿水,雾天流碧滋。蕙弱芳未空,兰深鸟思时。


湘醽徒有酌,意塞不能持。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十

披林求木实。


拂雪就园蔬。


浊醪非鹤髓。


兰肴异蟹蛆。


野情风月旷。


山心人事疎。


徒知守瓴甓。


空欲报璠玙。

望月诗

夜光流未曙。


金波影尚赊。


照人非七子。


含风异九华。


蓂新半壁上。


桂满独轮斜。


乘舟聊可望。


无假逐仙槎。

杂三言五首 其五 爱远山

伯鸾兮已远。名山兮不返。逮绀草之可结。及朱华之未晚。


緤余马于椒阿。漾余舟于沙衍。临星朏兮树暗。看日烁兮霞浅。


浅霞兮驳云。一合兮一分。映壑兮为饰。缀涧兮成文。


碧色兮婉转。丹秀兮芬蒀。深林寂以窈窈。上猿狖之所群。


群猿兮聒山。大林兮蔽天。枫岫兮筠岭。兰畹兮芝田。


紫蒲兮光水。红荷兮艳泉。香枝兮嫩叶。翡累兮翠叠。


非郢路之辽远。实寸忧之相接。欷美人于心底。愿山与川之可涉。


若溘死于汀潭。哀时命而自惬。

齐藉田乐歌二首 其一 迎送神升歌

羽銮从动,金驾时游。教腾义镜,乐缀前修。率先丹耦,躬遵绿畴。


灵之圣之,岁殷泽柔。

杂体诗 班婕妤咏扇

纨扇如团月。


出自机中素。


画作秦王女。


乘鸾向烟雾。


彩色世所重。


虽新不代故。


窃愁凉风至。


吹我玉阶树。


君子恩未毕。


零落在中路。

杂体诗 孙廷尉绰杂述

太素既已分。


吹万着形兆。


寂动茍有源。


因谓殇子夭。


道丧涉千载。


津梁谁能了。


思乘扶接受翰。


卓然凌风矫。


静观尺棰义。


理足未尝少。


冏冏秋月明。


凭轩咏尧老。


浪迹无蚩妍。


然后君子道。


领略归一致。


南山有绮皓。


交臂久变化。


传火乃薪草。


亹亹玄思清。


胸中去机巧。


物我俱忘怀。


可以狎鸥鸟。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五

洞灵尊上德,虞石会明真。要妙思玄牝,虚无养谷神。


丹丘乘翠凤,玄圃御斑麟。移梨付苑吏,种杏乞山人。


自此逢何世,从今复几春。海无三尺水,山成数寸尘。

渡西塞望江上诸山诗

南国多异山。


杂树共冬荣。


潺湲夕涧急。


嘈嘈晨鹍鸣。


石林上参错。


流沫下纵横。


松气鉴青蔼。


霞光铄丹英。


望古一凝思。


留滞桂枝情。


结友爱远岳。


采药好长生。


当畏佳人晚。


秋兰伤紫堂。


海外果可学。


岁暮诵仙经。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三

停车小苑外,下渚长桥前。涩菱迎拥楫,平荷直盖船。


残丝绕折藕,芰叶映低莲。遥望芙蓉影,只言水底燃。

徐报使来止得一相见诗

一面还千里,相思那得论。更寻终不见,无异桃花源。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 徵调曲六首 其十四

乾坤以含养覆载,日月以贞明照临。达人以四海为务,明君以百姓为心。


水波澜者源必远,树扶疏者根必深。云雨取施无不洽,廊庙求才多所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