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题墨萱

慈亲畴昔倚门时,曾记忘忧慰别离。


孤子恨无怀橘日,十年肠断树萱诗。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雨声

风吹竹叶休还动,雨点荷心暗复明。


曾向西江船上宿,惯闻寒夜滴篷声。

咏蚊

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
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前程。

奉和鲁望早秋吴体次韵

书淫传癖穷欲死,譊譊何必频相仍。日干阴藓厚堪剥,
藤把欹松牢似绳。捣药香侵白袷袖,穿云润破乌纱棱。
安得瑶池饮残酒,半醉骑下垂天鹏。

咏蚕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石懿老大夫生日

万石风流盛,中秋气序清。门弧当日庆,寿盏此时盈。


庭下芝兰茂,腰间印绶荣。况高颐养术,龟鹤得长生。

大梦谁先觉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落叶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送蜀客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相和歌辞。子夜春歌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清平乐 贺雨

雨晴箫鼓。四野欢声举。平昔饮山今饮雨。来就老农歌舞。半生负郭无田。寸心万国丰年。谁识山翁乐处,野花啼鸟欣然。

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阮郎归三首 其三

残冬风月未全寒,窗边梅蕊妍。一枝银蜡照芸编,此生无别缘。


尘事减,远情牵,鱼书何处传?酒精香梦已都捐,无心忆少年。

示诸生三首 其二

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尽道圣贤须有秘,翻嫌易简却求难。


只从孝弟为尧舜,莫把辞章学柳韩。不信自家原具足,请君随事反身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