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清代的诗集64714条

自题南洋行教图 其一

莽莽群山海气青,华风远被到南溟。万人围坐齐倾耳,椰子林中说圣经。

读伯夷列传

叩马生还鬓已斑,采薇歌罢食维艰。幸无妻子饥劬共,犹有昆侪休戚关。


易暴原非他族类,抱残祇在自家山。一门蛮貊难为计,始觉夷齐命未悭。

龙泉关

燕晋分疆处,雄关控上游。
地寒峰障日,天近鹗横秋。
虎护千年树,人披六月裘。
夜来风不止,严鼓出谯楼。

潇潇雨 喷壶

闲庭无一事,听萧萧、叶响药栏频。似跳珠溅玉,洒来自密,喷处还匀。

多为盛将仙露,来写十分春。润逼衣篝静,美景良辰。

谁把玲珑巧凿,向清泉一掬,只为芳尘。便柔荑纤手,都是灌花人。

料灵苗、能解滋味;涨香泥、不藉雨和云。花间隐、问壶公去,可许容身。

竹枝词

几家活计卖青山,石块堆来锦绣斑。
薄暮回车人半醉,乱雅声里唱歌还。

狼三则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其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爆,杀狼亦可用也。

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

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极天衰草暮云平。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


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

采桑子·桐庐舟中

浮家不畏风兼浪,才罢炊烟,又袅茶烟,闲对沙鸥枕手眠。


晚来人静禽鱼聚,月上江边,缆系岩边,山影松声共一船。

浒溪行

溪口白云晴不归,溪边红雨沾人衣。老渔收罾坐钓矶,人家卖酒开双扉。


槎头鳊老鳜鱼肥,短蓑藉草相因依。欲醉不醉烟霏微,去与乱鸦投落晖。

八月十五夜

涤风初去见迂芳,招有深冥隐桂芒。翠鸟趾离终不发,绮花人向越然凉。


连鱼窈窈浮虚涧,烟柳沉沉拂淡篁。已近清萍动靠漪,秋藤何傲亦能苍。

月夜登湖心亭

碧草河西水上亭,和烟和月复空冥。芙蓉曲断金波冷,杨柳姿深天外青。


涌夜何人吟落木,春江一望却侵星。遥怜处处烽烟事,长啸无心阁自凭。

九日庭菊未开桃花反盛放异而索句得七绝四章但取协韵不分次第也 其三

金风瑟瑟袅馀霞,春色依稀认未差。天为诗人新破例,众芳消尽尚开花。

人日偶作

南船北马尽饥疲,皮骨空存病不支。总为啖名亲笔墨,未能知命乱蓍龟。


疏于骨肉无天趣,尝尽艰难好酒悲。便拟从今研《易》象,中年学道已嫌迟。

观田家收获

稻香秫熟暮秋天,


阡陌纵横万亩连。


五载输粮女真国,


天全我志独无田。

绛都春 和樊山韵

无情有恨。空竦动汉廷,更无人问。七宝锦车,万里青山催红粉。


苎萝尚接吴宫近。怎送入、穹庐枕枕。生来绰约,奈何薄命,欲将谁愠。


能令。异时佳丽,借歌舞传出,天人神韵。一曲琵琶,划断哀弦双珠迸。


丰容靓饰眉峰晕。是孰教、昭阳无分。古来多少难言,付谁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