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清代的诗集64714条

咏菊二首 其二

霜里精神雨里姿,西风料峭挺寒枝。不分花淡还人淡,直信开迟亦落迟。


品逸最宜松作友,节高只许竹相师。南山近日多佳色,看罢归来月满墀。

腊八日丁未,此日自成都到家

去岁还家逢腊日,今年腊日远思家。兄酬弟劝情如昨,物换星移事可嗟。


旅食一瓯怜佛粥,乡心万里入梅花。长宵归梦分明极,社酒村灯笑语哗。

早秋夜雨寄怀毕展叔先生 其三

秋花仍聚蝶,风叶已辞林。赋别三春远,相思一夜深。


及群怜短翼,听雨忆同心。今夕南归路,寒烟梦里寻。

绿杨湖有感

极浦扬舲烟水深,客怀渺渺倦登临。祇余芳草伤春目,无复幽兰寄远心。


梅子欲黄朝苦雨,柳花吹白昼多阴。风前短发萧疏甚,聊托微波写楚吟。

先忠端公祠堂落成王明府蒿伊命广文沈令辰摄二月丁祭 其一

昔年西石一茅亭,多少名贤口血成。待得奄儿咋舌死,不能兵火又支撑。

观杨忠悯公《谏马市》、《劾严嵩》二疏草稿真迹题后

短檠照几光明灭,展卷森森竖毛发。草书蜿蜒龙蛇走,行间尽是忠臣血。


我昔读《明史》,最伤忠悯公。少小杂牧竖,遭际如龙逢。


前疏激切论马市,后疏慷慨弹奸嵩。内外贼,罪难掩。


立仗马,鸣不敢。进谏何须獬豸冠,保身不借蚺蛇胆。


愁云惨雾泣鬼神,下笔那顾丞相嗔。愤同当道埋轮使,勇过彤庭折槛人。


至今后嗣秘遗稿,三百年来尚完好。《钤山堂集》费雕镌,零落人间有谁宝。


岂无孝子与慈孙,翻悔虚声灭不早。公之诗文亦擅长,煌煌天语为褒扬。


即教此卷化乌有,千载大名在人口。我观公书如公存,巫咸不用招忠魂。


论事岂同争坐位,运腕直肖颜平原。肃衣再拜展私敬,为公纸墨亦堪庆。


寄语庸庸碌碌徒,此间不许题名姓。

喜迁莺 其二 同人小集螺墩,花事已过矣,赋此以续李重光恨来迟曲

晴烟吹絮,对嘉树秀筠,栏干闲拊。屐齿香痕,裙腰草色,多事晓莺争诉。


好花倩魂空往,佳约芳期终阻。凤弦曲,但临觞休按,红盐新谱。


南浦。离恨远,清浅半湾,不是仙源路。流水三生,碧云千里,锦字懒传幽素。


黯然一江风浪,归棹还催人去。楚天暝,想轻寒已到,驯鸥眠处。

同友宿白云洞

白云留一宿,同听海潮音。渔火空江乱,钟声隔院沈。


烟光浮半榻,花气结层阴。忽唳松间鹤,能清梦里心。

中条山王官谷双瀑吟

忽惊云黑何方雨,谁知泉挂峰头树。一村云树水声中,疑是山人辟秦处。


条山西枕黄河曲,四山环拱天柱足。人言黄河天上来,谁知银河万仞,却泻山中雷。


东西两瀑不相见,回崖寒閟千琼瑰。寒日无影峰插汉,但有古雪溅莓苔。


人言西北之山少泉水,不若东南雷电起。岂知河北瀑龙不见尾,岱华西谷水帘足。


游人登峰不寻谷,沂山双瀑横云霄。高寒谁肯跻岧峣。


太行林虑瀑奇绝,崖谷荒险虎豹穴。惟有盘山泉石闻天下,卧瀑终殊飞瀑挂。


欲求西北观瀑不险而绝奇,无若王官谷里天绅垂。


晴空雨雪三千丈,终古风雷十二时。垂纶亭,濯缨涧,此间可以忘南面。


有人绝壁烟霞鍊,欲往从之,峰回路转,可望不可见。


云树苍苍空浩叹。

游西山

马首迎朝爽,春风缓辔过。古田行荦确,老木卧盘陀。


涧落雪千尺,僧归云一窝。烟霞吾有癖,吟望意如何。

冬夜 其二

我翁客授不家食,岁晚归来课艺勤。未必誉儿真有癖,尝因对客命为文。


科名原不关吾道,著述何当慰府君。此日镫前惟有泣,传家一集并遭焚。

少年

少年仗剑出关中,羽卫新招六郡雄。久许报恩逾聂政,平时饮酒笑秦宫。


鸡鸣晓日黄河动,雁阵秋阴紫塞空。当日枌榆迁欲尽,愁君驰马过新丰。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薛宝钗·雪竹

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
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
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
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
无复绿猗猗,何如在淇澳?
寒林敢白封,奚第琅玕独。
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
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
搦管坐空斋,不听声谡谡。
缅怀文典可,佳画添几幅。
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

螃蟹咏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脐间积冷谗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