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清代的诗集64714条

远戍曲

万里龙沙羌海滨,十年羽骑满边尘。数声新雁长天暮,无限金闺望远人。

杂诗 其二

年华如覆水,一往不可收。幸有驻景术,犹堪影中游。


虚名那足玩,豹死皮长留。文字苟自传,幸有万古愁。


所恨古之人,终难入吾眸。宛宛亲与爱,伴我无明幽。


弹指三十年,海藏失高楼。莫言比梦寐,苦吟谁能休。

闻诏述哀二首 其一

少负致君志,蹉跎三十年。恨深孝钦世,气尽景皇前。


自窜长辞阙,投荒遂戍边。拊膺终有欠,晚节不成坚。

哀垂 其四

强死能为鬼,子产说何疑。又闻季札语,魂气无不之。


奔辽有同伴,闻耗来已迟。逡巡甫出门,旋风起前墀。


捲尘高丈许,南趋若追随。窗间我目击,失声呼儿垂。


俄而尘自息,悯默空庭悲。死生分已断,欲语将告谁?

六月十八日风起

河干天已曙,深巷月犹明。残梦愁中断,孤蝉风外清。


向来坚自掷,欲去惜终轻。此意何人会,踌躇独倚楹。

游石观音寺登周处读书台

秋原风日照眼明,北城熟游思南城。遥怜古寺媚平楚,入门忽对幽峥嵘。


高台望望悄然下,双梧萧萧啸檐瓦。劳生折节空尔为,太息当年读书者。

晚凉

临河初月挂幽光,出树云阴吐晚凉。饭后常教移竹榻,秋来最爱住江乡。


引身林水神俱适,敛手风尘意已苍。心胆试扪尽灰冷,几分馀热祇刚肠。

七月初三日雨时将入都 其一

倚楼看雨有今日,坐忆宵来郁热时。待与官家区画了,秋风鲈脍是归期。

述轩辕弥明语

知者谈何易,就之姑有云。莫疑吾所学,聊与子同群。


孰意卒无取,于时谁复分?道人今闭口,不语岂当闻。

八月六日携炳垂二子登晴川阁

危矶赴水作孱颜,二水萦回见带环。槛外千帆皆入阁,城中万户总依山。


廿年蓝褛归殊远,一老经营事已艰。恨杀江流偏到海,端令忧患满人间。

惜分飞 其六 本意,庚寅夏作

再浴女蚕难作茧。旧日鸳鸯结卷。春风莺暗啭。画楼此夜晶帘捲。


半面相逢重腼腆。辜负芳心缱绻。恨被黄蜂践。情丝应付并州剪。

漳河铜鸭炉歌

君不见,铜雀台,漳河水上高崔嵬。台倾铜雀亦飞云,绕树乌鹊声何哀。


又不见,铜鸭炉,漳河水底埋泥污。河清铜鸭忽飞出,含风迷迭芳纷敷。


琐琐升沈何足感,凭吊兴亡一俯仰。横槊诗悲铁已销,临江酒冷波犹荡。


停车河畔草青青,渔梁打网鸳鸯惊。孤鹜齐飞霞外见,夫渠摹写水中明。


魏王小印镌炉腹,浪战沙磨斑未駮。玉凫几辈入西陵,铜雀何年起东阁。


绣褥横陈六尺床,睡依冰井夜生凉。双掩翠衿衔笃耨,偶拖红袖惹都梁。


对酒当歌凫胫短,铜盘露冷华林苑。一朝炉柄付他人,金凤银鹅各分散。


剩有龙涎换夕熏,邺宫余烬此中存。伤心戏鸭人何处,回首分香火不温。


瓦砚隆隆磨未了,薰笼扶出金衣鸟。奸雄遗臭物自芳,器惟求旧炉堪宝。


搜罗彝鼎共铺陈,爱古钟情迈等伦。多少铜驼埋没尽,洛阳门外更何人。

追和厉太鸿秦淮怀古 其一

匆匆南渡竞衣冠,谁料残棋一局看。末路功名如狗贱,先朝形胜本龙蟠。


从来烟月悲尘劫,剩有春秋纪圣安。怊怅雨花台上望,孝陵松柏总摧残。

由白塔灞渡东津

出郭眄遥岑,过渡得佳境。长风走溪声,落日横塔影。


入林路愈细,村口光耿耿。彷佛别有天,鸡犬自闾井。


不见打鱼人,但见钓鱼艇。

杨老驿

杨老驿前风送秋,宜娘山外雨初收。行人齐下闻猿泪,一片重安水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