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清代的诗集64714条

游峡山寺子听用昌黎山石诗韵并效其体次韵同作

云木合沓烟火微,迎人入峡山鸟飞。短篷初系晚炊作,半江水长知鱼肥。


楼台下上架岩谷,十日暗雨游人稀。穿林紫笋未成竹,解馋则可难慰饥。


软莎缓踏不用屐,两三结伴寻禅扉。入门摩挲古碑碣,山茶绰约含春霏。


仄径盘纡石凹凸,天光不漏松四围。倚栏豁眼看悬瀑,寒气砭骨思添衣。


山僧何缘得真赏,终岁落寞逃尘鞿。吾侪恐贻老猿笑,故里有山胡不归。

题覃溪前辈朱碧山银槎图卷

酒泉无源天上来。酣嬉往往沈雄才。欲挽狂澜导东海,仙槎缥缈银为杯。


有元朱氏创酒器,张骞轶事形模开。雕锼密栗详款识,携来满几云皑皑。


当时虞揭恣玩赏,竹坨雅咏尤工裁。覃溪先生非饮客,制图毫发何精该。


我对此图重叹息,匠心独造惊风雷。小器易盈此能受,光涵天宇穷八垓。


欹器易侧此不倚,平凌海市浮蓬莱。向使此槎无识者,沈沦市肆同樽罍。


贩夫俗子任酣畅,淋漓颠倒缁尘埃。一自拂拭遭巨眼,练光浮蚁澄香醅。


艺苑图书共灿烂,尽洗醉眼登天台。从来奇物不终晦,安能酒食相趋陪。


伫看什袭进天府,鸡彝龙勺辉去台。

岁暮寄怀家兄子定临汝舍弟子益洪都 其三

老亲年六旬,素发垂两耳。筋力已非昔,疴疾渐丛起。


三时缺温情,百念交惧喜。负米徒远游,岂尽奉甘旨。


况念先世来,潜德久未启。显扬匪异人,凌替责难诿。


《诗》《书》笃遗训,家声庶有豸。相期各努力,黾勉自今始。

将至汴晓行有作

雁声惊旅梦,林薄日轮红。满橐新诗草,半车黄叶风。


蹉跎人事外,流荡病情中。又向夷门过,萧萧两鬓蓬。

七夕前一日独坐简扁善

月影移花度绮寮,帘垂银蒜夜迢迢。秋萤吸雾栖烟叶,凉露侵人湿翠翘。


小别漫栽红豆子,閒情且倚紫琼箫。双星漠漠秋河澹,睡鸭馀薰已半消。

登君山

山势西来杳,凭高一望通。远沙横水暗,晴日射潮红。


云出平穿树,帆开侧趁风。王孙遗碣在,春草碧成丛。

柬灵皋先生

《伐木》废千载,劳者方载歌。卬须良有系,观善匪在他。


大道无隐晦,斯文流江河。先民重迈征,所戒惟蹉跎。


春风回岁律,芳色滋庭柯。喟然惭所钦,去日何其多。

过太古巢呈迂谷先生

春来一路素馨斜,云树中开处士家。拓圃近山蔬带露,束篱为架豆争花。


春江水满凫频浴,僻地人稀犬不哗。最羡先生无俗事,苦吟薄醉是生涯。

七夕悼姊

奠果穿针听曲街,瘦林斜月闇虚斋。愁年不共生年短,死日方知别日佳。


风烛作花摇怨影,露萤随泪堕孤怀。故床针盒飘零在,望有吟魂到玉阶。

次韵樾村冬日感事六首

愁眼乾坤暮,寒城竟夕心。楼台浮雾色,鼓角入天阴。


醉里仍弹剑,忧来欲碎琴。只应朋旧在,时寄楚江吟。

别淮上诸故人 其三

我今涉波涛,远适蛟龙窟。秋风动地来,独眺长安月。


长安众才薮,冠带阗金阙。自无千里技,恐终致竭蹶。


出门何所求,仰天空咄咄。亦知与俗违,谁能换傲骨。


虽非玉求沽,敢令车无軏。愿君迈前修,芳华易销歇。


思君若痼疾,魂梦时飞越。耿耿万里心,相思成白发。

别淮上诸故人 其一

浮云黯长天,我今与子别。执手噤无声,悲哉此决绝。


岂曰不重来,世事渺难说。悠悠燕云高,汤汤淮水咽。


行矣复何言,肝肠为寸裂。寄语世间人,何必衷肠热。

郊坛恭纪

霄汉星悬卤薄飞,泰坛爟火候龙衣。连钱苑马齐金勒,作阵宫乌历翠微。


日景吹葭寒谷暖,云光绕仗羽林围。侍臣恭赋横汾祀,群望黄舆紫陌归。

和外送归里叠韵六首原韵 其四

儿时未识赋于归,只道深闺母是依。一自催妆痴若梦,几番离别怒如饥。


画眉犹为颜容惜,分手何堪色笑违。读罢新诗含泪和,泪痕多觉墨痕稀。

江涨桥步月

北郭月初上,江桥策杖还。天空秋影澹,风定市声闲。


隐隐渔家火,遥遥湖上山。沿缘独归去,门巷未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