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清代的诗集64714条

观虎跑泉

春风习习天始晴,山光四照芙蓉城。诗人宁许俗务萦,寻幽访古不计程。


来兹定陵疑蓬瀛,白云野鹤频相迎。一泓遥隔闻铮铮,峰回渐讶琴筑声。


高僧飞锡人鬼惊,当年伏虎不使行。虎跑泉出旧得名,须知犹异不日成。


泠泠至今千载清,光涵万象常自明。相看彻底如晶莹,久之渐觉移我情。


从人共结物外盟,吾侪如鸟求友生。新诗自己还自鸣,阳崖阴岭茶始萌。


古刹幸有三足铛,清腴不减烹琼英。山僧为之四座倾,俗肠尽涤忘利名。


尘缘自觉浮云轻,清风两腋时时生。满怀清气何所营,中泠第一有定评。


斯泉流品应可赓,爱之不敢濯我缨。他年来此筑两楹,沧浪一勺谁能争。

溪上踏月调方容

明月出树间,良夜气以静。溪水鸣潺潺,柔浪撼倒景。


吾徒乃无事,投足避闾井。故人送柴门,有烛未须秉。


穿汀互歌答,花径曲于绠。碧海流清光,搜奇刻妆靓。


造化无停机,变态在俄顷。林深杂渔唱,不异太古永。


名浮何足竞,蹙蹙究靡骋。神役中动摇,就儒耻进幸。


诗书散左右,字字尽斫郢。微言立根株,内固则外屏。


惟我二三子,相对心耿耿。交病还交攻,自励诚自幸。


悔尤何穷斯,掩德讵一眚。波澜触尘网,谐笑蹈语阱。


林杪落梵钟,流响发深省。爽气涤酒肠,野色洗诗境。


感愤机两忘,风露戛衣冷。一啸溪光溶,归路散人影。

响铃坟

南渡诸陵草木空,一抔犹得瘗蒿蓬。荒丘白骨魂休怨,去国青衣恨未穷。


泪尽铜仙非汉阙,歌残《玉树》恺陈宫。夜乌啼歇秋虫死,剩有铃声咽晓风。

明心寺

佛殿岚光积,山门树色埋。磬声争涧筑,幡影乱藤钗。


看竹入莎径,踏花愁笋鞋。山行逢息壤,游兴未应乖。

暨阳怀古

此地勾吴战垒开,尚馀重镇楚江隈。城边斥堠连天远,海上鱼龙卷浪来。


黄歇冢荒迷蔓草,延陵碑古蚀苍苔。西风入夜鸣哀角,并和砧声彻晓催。

寻般水源

策蹇西风探水源,万山堆里乱云屯。红霞晚树残秋路,白露荒田野豆村。


烟际鱼梁逢荷筱,人家篱落掩柴门。阳坡一带岩峦好,处处青瑶染绿痕。

婆罗门引

西风过后,更无落叶作秋声。锦机偏动幽情。万里天涯路窄,何处月长盈。


叹沧波一片,轻换阴晴。


凝眸短檠。浑未辨、旧时明。况又潇潇细雨,遥夜争鸣。


繁华梦久,怕相将、都付与云屏。愁玉女、立尽残更。

琵琶仙 寄姊

时节黄昏,月儿起、乍逗西园芳树。连袂初试轻罗,闲阶共凝伫。


春正好、千红万紫,总输却、绿窗妩媚。廿四桥边,十三楼畔,争便难阻。


荡兰舟、箫鼓喧阗,算难把、清游共邻女。多少不言情味,付庭前莺语。


吹尽了、游丝万丈,怎便能、绾得飞絮。莫损镜里朱颜,渡江迎汝。

惜红衣 八月十二夜,陶谷程夫人赠荷。

寂寂宵分,团团月午,一天云散。送得香来,刚离谢池畔。


红衣翠盖,应替却、悲秋一半。银汉。诉与姮娥,比天涯还远。


西风惹袖,金粟铺阶,佳人笑相玩。莲舟才系,忘了采莲伴。


目断故山归路,一定有人凄怨。但胆瓶深护,莫把绣帘轻卷。

绮罗香

万叶凋零,清池积就,一片幽忧谁省。尚记春归,替尽落红愁病。


又只被、雪压霜欺,似残葩、粉消香烬。甚年年、玉露金风,惯入芳菲断肠径。


芸窗谁传锦字,便倩宾鸿寄远,难寻前景。翠阁重楼,争袅旧时蝉鬓。


纵忘却、客里流光,奈敲帘、雨疏风劲。为何人、滴遍芭蕉,泪随残漏永。

田家杂诗 其一

和风扇微暖,郊原淑气新。昨夜时雨过,万物同一春。


邱墟上朝日,荷锄见农人。岁功自兹始,为志诚殷勤。


既耕当复种,筋力多苦辛。拮据有时息,谈笑聚四邻。


少长虽异姓,欢如骨肉亲。问彼何能尔,去伪存天真。

舟泊京口作

荻花摇落见苍烟,渺渺江流接楚天。独鸟飞沈秋草外,乱山青到戍楼前。


潮通泽国寒生月,风飐樯镫夜泊船。沙际渔歌兼牧笛,中宵䀨起水窗眠。

疏影

闲庭翠暖。怪梧叶、无情先送幽怨。敲响空阶,不管愁人,临风刚赋秋扇。


西风最惜分离苦,便尽日、萧萧深院。自那时、蹙损双蛾,怎向这回重展。


休问年来憔悴,绿窗春去后,吟事都懒。弄影银蟾,轻荡湘波,偏照天涯人面。


芭蕉叶叶篱边碎,又忍卷、珠帘重看。便唤取玉宇春回,别是一番莺燕。

龙眠山

龙眠宜是逃名地,忆昔公麟隐此闲。尽有壶觞追北海,不贪仕宦惜南山。


桃梅逐路争开落,麋鹿亲人共往还。春色定知游客遍,风尘怜我滞江关。

帝台春 送原白侄北上

新草淡绿。翩翩荡前席。一带柳条,也似愁人,春初为客。


笑脸迎风濯晓露,夹道舞、著鞭无力。过黄河、岸隔三春,旅同寒食。


愁消释。凭酒力。闷堆积。成诗癖。且索米长安,携琴辇下,遥指五云凝碧。


询及卿家有痴叔,蓬户远与京华隔。问何日归来,漫重寻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