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清代的诗集64714条

记爨使君碑十二韵

第一滇南石,无双庆道碑。建宁传胄远,庸蜀定迁迟。


四姓崇乡望,千柯振本支。绍班爰采尔,氏爨实因之。


世擅龙骧号,身丁狼暴滋。南中仗磐石,天邑仰风仪。


纯懿清明扇,英雄高略姿。昼游曾衣锦,寝疾遽骑箕。


铭既空千古,珉应重一时。文章真汉晋,字体亦繇芝。


我幸临模在,仍当奕祀垂。阮公犹保护,书派此宗师。

蕉阴秋梦图

银河迢迢露华冷,残缸焰短漏声永。单衾瑟缩枕红蕤,月白珧窗澹无影。


绿天未晓宵沈沈,井梧叶落秋风深。疏砧万户动遥响,梦魂遍绕蕉花阴。


星稀雾暗悄难待,美人何处泪痕在。鸳鸯卅六隔圆波,环佩惺忪鬓丝改。


何如选帐梅花根,云鬟泥笑倾瑶樽。双栖翠羽咽春韵,肠断罗浮挂月村。

拟郭景纯游仙诗 其一

富贵浮云视,高歌步蓬瀛。朝种瓜五色,夕餐芝九茎。


山深足栖息,采药求长生。王乔云中舄,子晋岭上笙。


清泉煮白石,凌虚上玉京。抗志出尘表,何为恋干旌。

百字令 怀母氏故居

拈花弄蕊,记绿阴庭院,清幽如许。一带浓阴遮翠幕,绿映黛螺眉妩。


红豆抛莺,春纨扑蝶,憨做娇儿女。珠帘晴卷,画堂春暖如雾。


回首易换沧桑,而今重忆,总是伤情处。月转回廊花影飐,谁在儿家窗户。


春草池边,可娱轩里,问东风谁主。铜仙多感,露和铅泪如注。

丙午十二月初七日下狱次日得旨发军前效力赎罪感恩述事次东坡狱中寄子由韵寄从弟佩苍实夫 其二

尚方借剑心何壮,牌背书辞气渐低。已分黄泉埋碧血,忽闻丹阙放金鸡。


花看上苑期吾弟,萱树高堂仗老妻。且脱南冠北庭去,大宛东畔驾兰西。

送王石谷恽正叔

秋色牵衣户半扃,君行应念此园亭。桐枝濯濯侵檐绿,竹叶垂垂带雨青。


别意欲言思转涩,愁怀难解酒无灵。漫劳握手增惆怅,他日还添两鬓星。

满庭芳 题黄楚桥先生古春园图

老屋书藏,名花手植,当时雨榭灯窗。一番凋谢,桃李不成行。


记得琼箫象板,何曾让、水绘风光。重回省、歌残舞歇,往事付黄梁。


凄凉应满目,谢家春梦,犹绕池塘。幸千秋不朽,只有文章。


此夕飘零四海,随身是、累世青箱。图画里、欢场依旧,把卷为彷徨。

感旧

叹我浮生不自由,娇痴未惯早知愁。弱龄已醒繁华梦,薄命先分骨肉忧。


亲老偏逢多病日,家贫常值不登秋。眼前俱是伤心事,几度临风泪暗流。


刺绣馀閒就塾时,也从花里谒名师。贪看夜月憎眠早,倦挽春云上学迟。


琴案屡吟秋柳句,锦笺频写落花诗。而今回忆皆成梦,怅望当年旧董帷。

斐亭即事

旋汲清泉满旧池,遍寻异蘤得新知。未堪谢客呼山贼,且学樊须作圃师。


沧海此亭原粒粟,青天终古自游丝。閒来扫地焚香坐,也算平生一段奇。

敬和栖霞先生鸟松阁作

大树将军气势雄,鸟松高峙挂晴虹。使君阁上徵佳咏,萃得诗人在个中。

赠庞少胥李定夫

尽道天涯咫尺间,短衣长剑谢朝班。将军白马秋乘障,柱史青牛夜度关。


风起五湖沙似雨,云开万里雪为山。相看把酒莫惆怅,前日生逢定远还。

齐天乐 清明后风雨不已,惜花感赋。

晓帘不散金猊篆,凭栏为谁凝伫。镜里姿容,人间离别,旧恨新愁如许。


斜阳欲暮。记一剪东风,绿窗眉妩。怎似而今,作成疏影断肠谱。


垂阳池上弄碧,袅千丝踠地,不遭春妒。春本多情,花偏易落,毕竟芳年谁误。


潇潇细雨。向嫩叶残英,十分调护。语燕归来,旧巢知在否。

竹溪寺

古寺缘城近,魁山外一峰。路回青叠叠,门隐翠重重。


竹雨喧秋叶,溪烟冷暮钟。阇黎饶种秫,幽杵乱声舂。

送乔文衣之剑州

渝峡远通涪万水,嘉陵险接阆中山。分符刺史初行部,旧语参军正解蛮。


橦布芋田征税薄,青松白鹤讼庭闲。他年更奏殊方绩,应在文翁伯仲间。

虎山桥玩月

山白月当空,平波乍摩莹。入云淡欲无,荡水光难定。


长松倚层崖,风吹韵笙磬。桥下渔舟归,棹歌入清听。


夜深群动息,一啸众山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