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清代的诗集64714条

泣怀四言诗

魏里我朱,世称名德。父举孝廉,仪型南国。先慈割股,善为内则。


八兄二弟,甲科连捷。犹子繁衍,勤书晨夕。父半百年,始生又贞。


弱女非男,训护慰情。稍读经史,志古闺英。十五而笄,清河于归。


十五遵教,姑嫜是随。操持佐馈,夙夜无违。熊罴三梦,今始一垂。


绿林不靖,湖渚锋镝。囊为盗赍,牛衣相泣。良人砥志,下帷屏迹。


瑶章珠赋,声动都邑。戊子之秋,幸宴《鹿鸣》。长歌远寄,郑重前盟。


壬辰登第,筮仕廷评。继美释之,张先后称。丁酉维夏,泛舟来都。


相敬未暖,旅魂乍苏。忽令分闱,校检群儒。维我夫子,能文有耻。


秉矢公明,冰寒立志。上严功令,下畏多士。勤慎勿懈,月馀竣事。


岂知同寀,贪心败类。庸违象恭,实怀狂悖。群凶飞语,如霾如彗。


缇骑在门,去不及诀。五毒倍至,百喙莫雪。事若风影,罪不例律。


严行示惩,西市引决。祸起党同,古今一辙。余念致命,割血流裾。


九阍间隔,囚安上书。七人同尽,遑辩真虚。家产寥寥,鸡犬尽没。


桑榆老亲,亦旦暮活。相逐边塞,念此神夺。求荣反辱,遂付剃发。


绣衣永诀,袈裟相接。拔幽报存,叩金经力。嗟乎薄命,家乡万里。


身独羁囚,饥寒泣涕。南望白云,泪零待徙。不如鸟雀,去来迤逦。


我思刑书,国之钺斧。虚实按情,轻重有故。雷霆振声,顷刻雨露。


同罪诸臣,悉蒙恩宥。嗟我所天,先受刑苦。圣人刑法,万世则祖。


雷不崇朝,岂忍终怒。用法有律,手足仍措。皇皇百执,矫矫直臣。


一夫不获,亦疾于心。有此沈冤,充耳不闻。折槛回天,祐我后昆。


夫纵有罪,死即平允。老亲梵独,周文所悯。茫茫寒北,坎坎艰屯。


行同飘蓬,到亦颠殒。枯穷至此,死之安忍。

菩萨蛮

东风乍染青青柳,休教攀折离人手。嫩绿未成阴,几丝春意侵。


黄鹂栖不住,毕竟还飞去。欲却不胜情,频啼三两声。

舟泊上海

怅无斗酒与双柑,客里莺声二月三。带得春潮随我去,杏花一色看江南。

为程毅斋先生画山水 其一

落日江村好,船头黄叶多。水波平似镜,山翠小于螺。


鱼蛤此间市,沧浪何处歌。小桥疏柳外,有客抱琴过。

良乡行宫叠今春韵四首 其四

山影横西塔影南,霜花遍野菊花酣。诗情莫道因秋减,触绪何妨即景探。

去岁牵牛花雪青一种今秋复发 其二

向夕巡篱落,侵晨汲井华。微添经外课,不断佛前花。

晓梦连凄艳,炉烟拥翠霞。未须托禅悦,冷淡足生涯。

饮洋溪

重九已过五日强,菊花消息在茅堂。江山此处无兵马,红紫阶前正艳阳。

甲子差年皆庆历,永和一会尽清狂。篱边不惜分携去,借得寒镵木柄长。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

锦样年华水样流,鲛珠迸落更难收。病余常是怯梳头。
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愔愔只是下帘钩。

南乡子·捣衣

嘹唳夜鸿惊,叶满阶除欲二更。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中有深闺万里情。
片石冷于冰,雨袖霜华旋欲凝。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纤手频呵带月迎。

玉烛新·白海棠

初晴新雨后。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神娟韵秀。雅称个、花仙为首。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点绛唇 美人图

闲坐清宵,迟迟宫漏穿花永。幽情谁省。小婢烹香茗。


淡月疏松,十二阑干静。春纤冷。冰弦慢引。风漾炉烟影。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一

六代兴亡茂草荒,名门龙虎概难量。金陵自昔钟王气,不及乌衣阀阅长。

惜红衣·夏夜不寐,偕岩徵游社稷坛。招凉水榭,波光露气,荡魂悽魄。用白石韵索和

钩月林梢,绳河殿侧,坐销吟力。缥瓦烟光,檀栾荡金碧。


宫鸦梦醒,应解识、沧桑迁客。凄寂。清漏往时,隔重帘消息。


华镫绮陌。鬓影衣香,苔痕绣鸳藉。高寒玉宇恋国。


斗瞻北。一霎水天閒话,都是廿年曾历。愿故园无恙,同挹岳莲秋色。

题吕氏家传后

遗老都教一网除,纷纷犹复假边储。百年亲见铜人泣,万死谁传雪窖书。


冤鸟犹思石填海,怒虫休笑臂当车。前朝旧事那堪说,简蠹摩挲恨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