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林希逸的诗集522条

山长陈刚父

名在江湖久,青袍鬓已霜。苕人师凿齿,莲幕客君房。


甫为思芹去,还遭撼树伤。清朝公道厄,埋骨竟凄凉。

寒食 其一

异俗逢钻燧,劳生叹转蓬。茅檐疏柳月,草地落花风。


故国丘坟在,他乡祭祀同。奔驰真左计,归梦海云东。

内宿

玉宇凌空耸,金书照夜明。墙深容竹迸,石古伴梅横。


云接天章路,风传徼道声。非才叨儤直,愧见壁间名。

临浦秋夜

野噪寒枝鹊,村归古寺僧。傍阶闻落叶,隔岸数残灯。


月退频移席,潮高尚倚藤。江虚群籁息,人语近渔罾。

耳鸣戏作

底事虚聪里,长闻风雨声。史尝云蚁斗,医却比蝉鸣。


老纵聋何惜,愁因聒易生。道书疑太诞,如磬是丹成。

题建安曹兄深居小稿 其二

伊昔君居里,宗师有大贤。字尝疑吕哑,诗怕为杨颠。


堪恨梁颓久,祇馀棹曲传。要令吟律细,但学紫阳仙。

赠别张养晦

访我溪干住,蕉衣换裌衣。甘同蔬饭久,饮了菊杯归。


论药方书熟,脩丹咽息微。浴冰还啜火,此事世应稀。

溪桥作

闻说溪流涨,看来势渐停。云笼山际白,水没野畦青。


旱久知天悔,祠多诧佛灵。老农忧雨过,四望尚冥冥。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二

论著千年计,崎岖二纪馀。人多仇直疏,公不羡除书。


曳履归何晚,仪图事竟虚。早知天许啬,恨不守茅庐。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四

当年期集所,一榜上三人。晚节惟公在,交情独我亲。


楚东分袂久,溪上得书频。曾共茅檐宿,因行部入闽。

和春谷用弓字见寄 其一

奴去看鱼笱,儿寻射鸭弓。养痾三径里,取友一溪中。


日苦经檐短,天如罩野穹。过从人绝少,访问愧春翁。

和王臞轩旧题紫阁寺诗

阁为山名紫,松依水更青。僧谈畴昔事,我记始初经。


败壁题仍在,臞轩唤不醒。个中安稳住,但要主人惺。

答吴检详用饶字韵见寄二首 其一

星省论文久,追思去日饶。同趋花底路,执别柳边桥。


我已甘肥遁,公还惜髀消。新诗时见寄,莫怕雁程遥。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三

中朝更几局,鸣世独铮铮。奏疏如山稿,哀笳何处声。


虽孤岩石望,何损斛峰名。应有遗书富,何时见集行。

王太博

兰宫凡几上,直待晚成身。臣对三千字,君恩第一人。


谈经居未久,岸帻请何频。风月分能几,空山骨已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