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袁枚的诗集101条

春寒

重裘逢二月,神手步芳林。残雪有余色,百花无竞心。


踏青苔影薄,禁火客愁深。倾耳碧溪畔,黄鹂迟好音。

闻鱼门吏部充四库馆纂修喜寄以诗

文思天子搜遗书,子以文名领石渠。士安不用借五车,嫏嬛福地张华居。


忆昔蛩蛩附蚷虚,两家简牒争搜储,爱而不见心瞿瞿。


一朝去我翔天都,明堂大开招群儒。青藜太乙从从趋,四千年物尽挽输。


朱文绿字体制殊,龙威玉牒元皇符,汉唐所少元明无。


咸集舜陛来尧衢,酉山光芒烛太虚。子与兰台诸大夫,双眸一串牟尼珠,部居别白分锱铢。


纵难读尽在须臾,但观大略亦足娱。有如饿腹餐天厨,朵颐未动口欲呿。


又如大海游蟫鱼,恣汝属餍乐有余。问谁有此遭逢欤,领百万军恐不如。


我犹未免为乡愚,闻见狭隘探索疏。侧身西望空嗟吁,不能从子为书奴。


愿钞书目遥寄予,俾得约略知些须,此身不负生唐虞。

柳子厚祠

金章紫绶照江滨,王者衣冠古逐臣。但说权门难托足,谁知文士易成神。


宫庭慷慨伊周事,湘水凄凉屈贾身。剩有《荔支丹》一曲,至今歌遍楚南人。

临安怀古

曾把江湖当敌攻,三千强弩水声中。霸才越国追句践,家法河西仿窦融。


宰树重重封锦绣,宫花缓缓送春风。谁知苦创东周局,留与平王避犬戎。

品画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蛟龙生气尽,不若鼠横行。

到石梁观瀑布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


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


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


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


伟哉铜殿造前朝,五百罗汉如相招。


我本钱塘儿弄潮,到此使人意也消,


心花怒开神理超。


高枕龙背持其尻,上视下视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溅袍,天风吹人立不牢。


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


不图为乐如斯妙,得坐一刻胜千朝。


安得将身化巨鳌,看他万古长滔滔!

雨后步水西亭

雨气不能尽,散作满园烟。好风何处来,荷叶为翩翩。


群花浴三日,意态柔且鲜。幽人倾两耳,竹外鸣新泉。


啁啁一鸟歇,阁阁群蛙连。暝色起乔木,断虹媚远天。


蜗过有残篆,琴润无断弦。凭阑意清悄,与鸥相对眠。

行役杂咏 其三

无心推篷看,不意与月近。欣然卧以观,星尽惟斗柄。


始之肌肤寒,久乃心肝映。白云如覆被,人面渐贴镜。


万里湛清华,九天涵绿净。狂痴不能还,吾亦见吾性。

水西亭夜坐

明月爱流水,一轮池上明。水亦爱明月,金波彻底清。


爱水兼爱月,有客登西亭。其时万籁寂,秋花呈微馨。


荷珠不甚惜,风来一齐倾,露零萤火湿,屟响蛩语停。


感此玄化理,形骸付空冥。坐久并忘我,何处尘虑撄。


钟声偶然来,起念知三更。当我起念时,天亦微云生。

泊舟平望偕齐次风宗伯周兰坡学士访玉川居士

轻帆为我慰离群,得见梅花又见君。三径苔痕藏草屋,一湖水气湿春云。


风停篆影微微直,雨歇莺声渐渐闻。弹指来游刚十载,当筵莫惜酒杯醺。

峡江寺飞泉亭记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之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之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之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