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苏颂的诗集337条

再和三篇

闻君八法擅临池,{左扌右厌}押工夫世少知。


学者伏膺虞秘监,时贤求范永禅师。


流传异日须悬帐,交质何人敢对棋。


敛手姜芽柳家样,解嘲几困老刘诗。

次韵王宣徽太尉耆年会诗

古来贤相称高奇,虞有皋夔商傅伊。


帝臣王佐见谟训,千载相望如同时。


我朝公辅代间出,钟秀辰象分躔离。


堂堂太尉实异禀,风质粹美和而威。


仁皇始擢自藩翰,渭水兆告非熊罴。


立朝早已擅风采,料敌曾不失毫厘。


圣圣相承倚时栋,入登槐鼎出拥麾。


司徒相继据魁轴,势压诸夏摧附枝。


一言寤意尊社稷,万里奔命来戎夷。


君臣一体自同德,下鄙汉相矜规随。


功成治定预告老,还乡治第当西圻。


十年休佚养冲气,泰宇充茂心欣嬉。


二公勋德诵人口,载于彝鼎歌于诗。


吾皇得相柄文武,调变四序齐璇玑。


孟轲尝称圣之任,乃曰百世人之师。


固宜天畀两元老,期颐常保松筠姿。


规橅载在庙堂上,自使风俗淳浇漓。


前年召自大名尹,对罢累请菟裘归。


帝曰公今更强固,闵烦几政留清规。


两加金貂百官首,再剖玉麟三水涯。


洛人闻之喜且抃,如在旱岁逢云霓。


朝临留府暮私第,偃息又将弥再期。


今春欲作耆英会,涓日象值神俱比。


谓宜饮食与宴乐,对接宾客心忘机。


康宁寿富复好德,向此巨福全者稀。


席间诸老尽贤杰,相得欢甚欹冠緌。


饮盈百榼似尼父,歌有三乐同荣期。


杯盘衍溢逮舆隶,割肉酾酒如林池。


衣冠填咽两城市,车马照耀清涟漪。


夜阑百炬列红烛,天寒四座添重帏。


钜儒洒翰序嘉会,义薄皎日垂清晖。


诸公半酣各赋咏,含毫叠纸鱼鳞差。


诗成累幅灿珠玉,光艳宜若陵钩奎。


歌声旖旎啸鸾凤,酒气冷冽喷酴醾。


长篇立刻在金石,楷字高揭当轩墀。


晋公延宾就绿野,谢傅卜宅临清溪。


当时贵客亦有数,讵与今日争光辉。


謄书远报邺都守,开缄摘句情融怡。


答言遂起归与兴,迹虽未往心先飞。


三贤事业固同道,用舍安得常情知。


官尊邦国之柱石,望重士林之羽仪。


退舍进用自殊致,大义当以公言推。


不能则止固达识,陈力可行当有为。


圣君知臣贤达节,事有轻重须从宜。


宁拘经礼致为政,自有邦人歌衮衣。


三台明润少微烂,光彩并照大紫微。


子房辟谷方壮岁,张苍作相当庞眉。


曹参置酒坐公府,晋贤高蹈来东篱。


昔人出处固有意,造适自与时推移。


光阴可惜且行乐,任从鷤鴃方春啼。

夫人合春帖子四首

岁近寒风薄,宫深爱日迟。


欲知春到处,梅杏有新枝。

致政少卿邵公挽辞三首

吴苑新开第,都门遂挂冠。


俄闻曳杖叹,未适散金欢。


旧迹馀三径,高风戢一棺。


只应名不朽,沈志史臣刊。

送洞霄宫王文玉学士归吴

仙都补吏向天涯,归棹南游事事嘉。


冬课洞庭千户橘,春尝石缝一枪茶。


蓬山厌直抛铅摘,公府伤离念棣华。


二纪编酬老朋伴,何时相逐访烟霞。

诸公唱和多记经历之事因感昔游复用元韵凡三

十年不到掖垣西,旧路重寻壁已泥。


四户贵同公鼎重,九门高共斗杓携。


追思往事惊陈迹,欲和长言怯巨题。


老见诸贤虽缩忸,不量绵力尚思齐。

补和王深甫颍川西湖四篇·竹间亭

青青林间竹,有亭才袤丈。


林深隔嚣尘,人间见真尚。

司徒侍中贾魏公挽辞二首

大邦开国赏元勋,秘殿陛班宠旧臣。


饪味几年调鼎鼐,丹青何日画麒麟。


千官祖{拔扌换车}都门外,驷马嘶鸣颍水滨。


已见刊碑新隧路,无穷堕泪故州民。

次韵阳孝本游翟家湾书院二首又一绝 其三

谩誇三岛冠灵鳌,咫尺龙冈去靡劳。若使南阳人独卧,风云宁隔海山高。

王侍郎挽辞二首

四纪文章老,三朝侍从贤。


安车初就第,华发未垂颠。


道卷留藩翰,才豪付简编。


风流一朝尽,士类共潸然。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飞盖桥

朱桥矗矗两园间,湖水平时柳可攀。


车马等间湖上去,游人常踏月中还。

牛山道中

农人耕凿遍奚疆,部落连山复枕冈。


种粟一收饶地力,开门东向杂夷方。


田畴高下如棋布,牛马纵横似谷量。


赋役百端閒日少,可怜生事甚茫茫。

奉使还至近畿先寄史院诸同舍二首 其二

倏忽经冬又涉春,年光冉冉暗催人。要荒一去三千里,晦朔俄惊十二旬。


绝代方言空问俗,蓬山直舍已凝尘。汗青何日成书去,头白常惭窃禄频。

次行奚山

奚山缭绕百重深,握节何妨马上吟。


当路牛羊眠荐草,避人鸟鹊噪寒林。


羸肌已怯旜裘重,衰鬓宁禁霜雪侵。


独爱潺湲溪涧水,无人知此有清音。

漳州知郡郎中见示旅次感事辄次元韵

江干邂逅再经旬,每挹清风叹绝尘。


炼得轻躯同槁木,养来和气胜阳春。


官间不废修金诀,功满终须礼玉宸。


自顾衰残多俗累,何时方外去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