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吴芾的诗集562条

病中有作

吾年七十五,一朝忽患瘧。


仍害及老妻,对床更撼铎。


寒时寒如冰,热后热如灼。


既去还复来,如与我有约。


连日莫能休,尽室皆惊愕。


饮啖一不忺,形骸顿如削。


细思岂无因,良由赋分薄。


本是农家子,只合事耕作。


既已得美民,复有归田乐。


已是无福当,又不知惭怍。


遂至瘧鬼憎,故意来相虐。


作诗告天公,纵我有过恶。


愿天少垂怜,疾痛且潤略。


但速赐之死,莫令我知觉。


一生缠世网,正欲解其缚。


假使寿百年,宁免此一著。


不如早归藏,且免论强弱。


我非畏死人,久已办棺槨。

代张发答

天作凶荒可奈何,饱人渐少饿人多。


小人已免饥寒迫,纵得钱多待怎麽。

初夏登城上有感

来守孤城忽两朞,可堪登眺又斜晖。


经春不见流莺语,终日唯看乳燕飞。


风舞新荷青袅袅,烟笼细柳绿依依。


此邦纵美非吾土,莫怪山翁只念归。

范丞相生日

天启中兴运,时生间世人。


岘山钟气象,汉水赋精神。


文采倾场屋,声猷耸缙绅。


千言医国策,一日致君身。


平步登黄阁,孤忠结紫宸。


圣心资启沃,帝业赖经纶。


嶷嶷文章伯,常常社稷臣。


威名腾异域,德泽遍斯民。


相越风流在,归秦意气伸。


有才俱擢用,靡事不咨询。


十载空天路,三年泽国滨。


宵衣方念远,皂盖且行春。


令下人咸喜,风行俗自淳。


一方新沐惠,四海旧依仁。


伫见飞还诏,重烦秉国钧。


从容扶日毂,慷慨扫边尘。


为相贤如此,当朝信绝伦。


邦人逢诞日,和气满城闉。


贵极才三纪,冬来始浃辰。


愿随灵寿杖,千岁阅庄椿。

二儿纳妇有感

老乘一障楚江滨,无奈星星鬓影新。


客怀情怀那似旧,忙中日月不知春。


若为经岁抛泉石,犹把非才玷缙绅。


还尽此生儿女债,盍归休下作闲人。

登望云亭

记得来时上此亭,亭荒有景亦徒清。


如今亭与景俱胜,水倍秀兮山倍明。

姑溪楼

四面楼成已壮观,兹楼仍更出云间。


一条溪引五湖水,千里江分两岸山,


是处风烟俱秀发,旧家气象顿追还。


公余幸此同登览,一醉休辞酒量悭。

海棠

靓妆浓艳雨蒙茸,高下池台细细风。


却恨韶华偏蜀土,更无颜色似川红。


寻芳只恐三春暮,把酒欣逢一笑同。


子美诗才犹阁笔,至今寂寞锦城中。

和采石诗韵寄韩无咎

野性从来爱水云,合耕岩下钓溪滨。


宦游愧负平生志,临按欣逢我辈人。


奎阁雄文光照日,锦囊佳句艳争春。


外台况上三年计,一节行看诏墨新。

癸巳岁邑中大歉三七侄捐金散谷以济艰食因成

吾家谓侄非常儿,自幼读书尝下帷。


平居事母尽孝道,力供子职曾无违。


辛勤农亩三十载,顿立门户成家肥。


耻同流俗事骄吝,好贤乐业常怡怡。


闻人急难知在己,见义踊跃无不为。


造桥砌路未为德,折券释逋未足奇。


究其存心用意处,尤在邑人艰食时。


此邑山多土田少,民贫自昔难支持。


其间岁收数百斛,已为富室他可知。


况复今年苦亢旱,州里远近咸告饥。


田畴弥望总如燎,细民未免俱流移。


纵使人能保常产,亦复有甑无米炊。


虽幸朝家行赈济,正恐未能遍群黎。


往往倾村走山谷,荷锄掘地寻蕨萁。


取根为粉虽可饱,食之既久人亦羸。


春来必至生疫疠,死填沟壑夫何疑。


吾侄见之轸忧恻,首议倡率输家赀。


既捐青蚨二百万,犹恨籴贵难疗饥。


庾中仅存二千石,一旦倾倒尽散之。


此心但欲济隣里,身外浮名非所希。


吁嗟薄俗务贫鄙,计较升斗争刀锥。


徒知富有可润屋,岂虑人怨亲戚离。


有如吾侄为此举,吾乡自古应亦稀。


小惠所施固未博,风义自足洗浇漓。


傥使人人皆若尔,千里岂复忧馁时。


第愿吾侄广此意,所为尽从今日推。


阴功在人天心报,会俾尔寿膺繁禧。


梓里遗芳传未艾,世有子孙攀桂枝。


岂惟同里共歆艳,亦使吾侄增光辉。


老夫无以示旌劝,聊为吾侄题此诗。

和陈义卿

自顾迂疏不入时,朅来此地亦何为。


游从断绝凭谁语,踪迹飘零只自知。


方喜朋簪今复合,却惭酒盏但空持。


何时得遂归休去,把手临流共赋诗。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其二十八

晚上危亭忆隐居,高情逸气古人无。横山祇有精庐在,无复书堂旧药炉。

钱广文采芹亭

开明后学日升车,千里文风一旦雄。


池上采芹摇水碧,帐中摛藻映纱红。

三月十一日风雹

向晚欣逢霁色开,方思花下共衔杯。


一时雨雹排檐急,万里风云卷地来。


扫荡千花真可恨,摧残二麦亦堪哀。


赏心乐事俱休矣,惆怅青春去不回。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 其十三

师本穷和尚,我亦穷秀才。忍穷俱已彻,老肯不归来。


今师虽暂别,泉石莫相猜。应缘聊复耳,师岂有心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