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王迈的诗集273条

郑昂叔和余问盗诗末及山东事弟侄辈又问山东本末再用前韵答之

江左百年来,英雄老岁月。空糜东南财,坐廪骄惰卒。


嘉定惩开禧,废食因一咽。国论规便安,神州听沦没。


和戎益金缯,讳战钝斧钺。迩者天祸之,鞑靼逞狂獗。


一举殄金人,犁庭扫其穴。金如釜中鱼,靼如火烈烈。


乘间蛮触衡,复有山东黠。长驱淮甸间,大纵山阳爇。


或屠制帅家,或髡守臣发。鱼肉我王人,首领春葱切。


涂炭我生灵,聚落炊烟灭。嫚书揭通衢,著语太辛辣。


供帐王者居,左纛将军绂。往来青齐区,健比霜天鹘。


一名娘子军,掎角同生活。狼心肆陆梁,烽燧竞熏热。


我事南方强,谓可以恩结。衣裳一颠倒,茅土甘疏裂。


纳侮忍包羞,容奸噤不发。谁与生厉阶,正尔错铸铁。


彼计甚诈狙,吾谋类跛鳖。岁币久桩储,复为彼赍挈。


边筹乏寸长,往往如拆袜。相顾皆狐疑,莫能抵龟决。


心知示弱非,成事付不说。边民亦何辜,一孔尽搜括。


战舰尾相衔,义丁家尽刷。需求意无厌,许可舌太滑。


譬之护痈疽,包裹畏见血。仅仅外留皮,骎骎齧至骨。


理势有必然,吾言非强聒。惟愿天听回,揽权制生杀。


毋倒太阿持,毋惮强弩末。毋贻养虎忧,毋使馋蜂孽。


废籍起忠贤,穷荒斥奇餮。一朝出六师,声罪行天罚。


名正事必成,本强冲可折。衔璧许来臣,寸铁谁敢窃。

挽崇清陈侍郎五首 其四

勇退归云岫,投閒十四年。莆中无此样,地上有行仙。


健笔凌坡老,清诗辈乐天。何人缀遗稿,与作不刊传。

送林元质彬之西上

二十年来共短檠,相亲不减友于情。


风高鹗版曾双中,海阔鹏抟不计程。


宣力棘围新扁额,题诗岭旧家声。


瓣香旦旦为君祝,唾掌功名在此行。

寿徐直院

新春三六庆生申,曾立螭头作这臣。


论谏独先闻药石,代言何上见丝纶,


汉星今日仍和虏,蹇叔当时最虚秦。


万古波涛看砥柱,祝君不必假灵椿。

听儿德胙读书呈邱景实知一教授

我被儒官误,如今又教渠。


但令识数字,不要读多书。


帝惮汲生戆,人嫌贾谊疏。


君看朱紫贵,不害腹空虚。

读渡江诸将传

读到诸贤传,令人泪洒衣。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勇似韩彭有,心如廉蔺希。
中原岂天上?尺土不能归!

读渡江诸将传

读到诸贤传,令人泪洒衣。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勇似韩彭有,心如廉蔺希。
中原岂天上?尺土不能归!

学易斋

太极分阳阳,生生之谓易。
易有乾之元,生意露消息。
先生易中行,日用而饮食。
全体纯是仁,本自玄中得。
克己下工夫,心台皎如日。
处饮为颜曾,出饮为禹稷。
所以学易斋,孜孜奉天职。
满腔皆春和,八荒开寿域。

桃蹊梅坞

疏疏密自成行,共趁春妍斗晓妆。


移得武陵溪上种,传来大庾岭头香。


玄都道士风流别,东阁诗人兴味长。


唤取园丁勤物色,合将何树比甘棠。

闻倪尚书赴诏

老倪昔以戆去国,时无一语为王留。自从医国失扁鹊,民之瘼矣矧可瘳。


满朝争慕舌为柔,忍耻戴天事世仇。间有一念及王事,祇能低头效楚囚。


汉家朝得一汲直,淮南即日干戈休。夷甫清谈倡薄俗,坐视平陆沉神州。


残寇六年污京汴,群鱼假息釜中游。陛下至仁一南北,天假机会忍不投。


顾盼左右求所倚,张仲孝友吾故侯。亟下一纸起高卧,明堂一柱清庙球。


书生闻诏喜不寐,江左有人吾何忧。翻思死者不可生,谁为中兴壮其猷。


未必军中有老范,且乞王所容居州。

挽陈直学二首

领袖乡庠四十年,被书误是到华颠。


玉川大用不及试,东野古心常自鞭。


抱疢二诗知命语,遗骸怀偈小乘禅。


修文地下非公愿,生则当生兜率天。

人日六言五首

六经桑麻谷粟,诸子绮縠奇珍。


常常灌溉胸次,久久功用入神。

温陵万安桥谒忠惠蔡公祠堂留题

欲知公这忠,须诵三谏诗。


欲知公之惠,须读万安碑。


朝廷得公重,天下失公悲。


骑鲸今几年,悠悠人见思。


今人愧前修,风流不可追。


立朝无刚容,突梯仍脂韦。


字民乏廉声,敲扑急蚕丝。


不知富贵有磨灭,芳名姱节无穷时。


游子晚出公之乡,儿时敛袵公清规。


吁嗟九原不可作,每於清夜梦见之。


所以今日拜公像,浩歌出门双泪垂。

送徐子学鲁赴梅教二首

九州四海尽同年,德行公居一棕先。


太学何蕃名籍甚,南州孺子道巍然。


此行莫笑儒官冷,立事须还晚节坚。


闻说青衿齐引领,灵砂转待丹铅穿。

海棠

梅太清臞桃太肥,不浓不淡此花宜。


何人笔下有香字,为杜陵翁补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