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肃肃彼灵羽,英英下瑶台。
扬翘俗采暗,振响仙籁回。
凡鸟只敛避,众人亦惊猜。
罗以万目网,离双双翼摧。
十载困尘土,一身伏蒿莱。
晦色不敢耀,藏音岂能哀。
饥肠金屑实,渴吻琼浆开。
俯首事澡刷,一飞游九垓。
崔觐者高士,梁州城固人。读书不求官,但与耕稼亲。
夫妇既已老,左右无子孙。一日召奴婢,尽以田宅均。
俾之各为业,不用来相闻。遂去隐南山,杂迹麋鹿群。
约曰或过汝,所给为我陈。有时携其妻,来至诸人门。
乃与具酒食,啸咏相欢欣。山南郑馀庆,辟之为参军。
见趣使就职,漫不知吏文。已复许谢事,但谓长者云。
补阙王直方,本觐之比邻。文宗时上书,召见蒙咨询。
荐觐有高行,用可追至淳。诏授起居郎,褒斜走蒲轮。
辞疾不肯至,高风概秋旻。我昨过其县,裴回想芳尘。
访问诸故老,寂无祠与坟。斯人久不竞,薄夫何由敦。
此县汉唐时,诸公扬清芬。刻诗子坚庙,来者期不泯。
亭馆翛翛度日,园林寂寂经春。
且遮新笋夸客,莫扫残花闷人。
日午终南翠色燃,满襟飞土下秦川。
是时独想君高尚,正在山亭弄野泉。
长萝托高株,晻暧蔽烟雾。
垂蔓已百尺,更引欲何处。
愿少放余条,恐伤君所附。
醉老名庵晦叔为,庵中长是醉淋漓。
扶头未得日过午,门外万端俱不知。
将欲言治人,必先由正身。身正人自治,此化行如神。
总总群圣书,论说尤谆谆。后贤守为法,不敢忘逡巡。
有欲著其迹,更假他物伸。或取几杖明,或用盘盂陈。
或则铭于座,或则书于绅。此皆贪道者,欲己日夕亲。
涵泳既滋久,盛德光璘璘。鲁侯相门子,佩义而服仁。
来乘别驾舆,齿发何青春。开口议政事,条件皆有伦。
春露与秋霜,畏爱其吏民。尚惧有片缺,不使其质纯。
乃于厅事侧,开轩承甲寅。题曰三省堂,大构高榜新。
地古物象野,水竹清衣巾。公暇每居此,寂嘿如隐沦。
冥心以自观,外揣复内循。一有所不逮,补绽无纤尘。
既已自作诗,文理相彬彬。宛转示明戒,欲使风俗淳。
愚重侯所存,再拜无辞频。待己固如此,贤哉君子邻。
常愿此基构,永不罹荆榛。有坏则请修,使之名不泯。
静宇占幽深,是中何所有。轩窗极清洁,砚席罗左右。
公馀每休此,俗客曾不受。六尺局脚床,解带就横肘。
扫除闲景物,健笔当大帚。敢问公许年,得诗凡几首。
鬓云双堕给明珠,窄窄罗裙短短襦。
闲把花枝起新样,满调金粉画文四输。
不报门前宾客,已收案上文书。
独坐水边林下,宛如故里闲居。
山中新晴晓烟暖,散带颓冠漱岩畔。
海盐未去猿鹤喜,柴桑初归松菊乱。
林间余雨时一滴,岭上飞云忽双断。
安能举手恣扶摇,欲共高鸿拂霄汉。
山色满西阁,到江知几层。
峰峦李成似,涧谷范宽能。
阔外晴烟落,深中晚霭凝。
无由画奇绝,已下更重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