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张栻的诗集344条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

平日多奇节,中间似富公。


天从庐墓请,人说救荒功。


辛苦培邦本,雍容遏乱锋。


文传遗奏切,更过子囊忠。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 其四

曾是南荆地,他年竹马迎。旌旂严骑士,弧矢盛民兵。


细考规摹旧,还知节制明。思公如岘首,同我泪纵横。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 其一

里胥不踏桑麻路,桴鼓长闲花柳村。都在邦君和气里,卖刀买犊长儿孙。

谢邢少连送葡萄豆蔻栽

君家小圃占春光,眼看龙须百尺长。


移向楼边并寒井,明年垂实更阴凉。

城南杂咏二十首·卷云亭

云生山气佳,云卷山色静。


隐几亦何心,此意相与永。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蓼步

扁舟横薄莫,渺渺蓼知秋。


家山有江湖,何必赋远游。

除夕登仲宣楼

怀土昔人志,伤时此日心。


长江霜潦净,故国莫烟深。


访古多遗恨,凭栏更独吟。


细看前浦树,生意已堪寻。

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

前日看花正薄阴,重来晴日更精神。


莫教容易飞花片,且放千林自在春。

清明后七日与客同为水东之游翌朝赋此

平生山水癖,妙处只自知。


夙约常寡味,邂逅惬心期。


幅巾与藜杖,安步随所之。


朅来坐官府,颇觉此原违。


城头望群峰,欲往类绊羁。


三春苦风雨,晴日一伸眉。


沙边散车骑,竹舆从呕咿。


独与三四客,野服相追随。


亭高俯空旷,洞古探环奇。


县崖隐日月,幽壑蟠蛟螭。


涧水杂鸣佩,松风发清吹。


兴来即倾酒,语到亦论诗。


聊揩簿书眼,偿此閒暇时。


所历固未厌,所感多余思。


昔游木叶下,今兹绿阴肥。


江山虽可识,岁月乃如驰。


素餐岂不念,怀安敢云私。


归来耿不寐,欹枕听晨鸡。

梦乘大舸卧泛江湖波涛甚壮醒乃悟其为雨因成

平生得意白鸥外,岁晚归心鸿雁俱。


蕉叶雨声喧晓枕,梦成风楫泛江湖。

风雩亭词

眷麓山之面隩有弦诵之一宫。郁青林兮对起,


背绝壁之穹隆。独樵牧之往来,


委榛莽其蒙茸。试芟夷而却视,


翕众景之来宗。擢连娟之修竹,


森偃骞之乔松。山靡靡以旁转,


谷窈窈而潜通。翩两翼兮前张,


拥千麾兮后从。带湘江之浮渌,


矗远岫兮横空。何地灵之久閟,


昉经始乎今公。怳栋宇之宏开,


列阑楯之周重。抚胜概以独出,


信兹山之有逢。予揆名而诹义,


爰远取於舞雩之风。昔洙泗之诸子,


侍函丈以从容。因圣师之有问,


各跽陈其所衷。独点也之操志,


与二三子兮不同。方舍瑟而铿然,


谅其乐之素充。味所陈之纡余,


夫何有於事功。盖不忘而不助,


示何始而何终。于鸢飞而鱼跃,


实天理之中庸。觉唐虞之遗烈,


俨洋洋乎目中。惟夫子所与,


岂虚言之是崇。嗟学子兮念此,


遡千载以希踪。希踪兮奈何,


盍务勉乎敬恭。审操舍兮斯须,


凛戒惧兮冥蒙。防物变之外诱,


遏气羽之内讧。浸私意之脱落,


自本心之昭融。斯昔人之妙旨,


可实得於予躬。循点也之所造,


极颜氏之深工。登斯亭而有感,


期用力於无穷。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

我昔临此州,民容拙使君。


子行为多谢,慰彼无毫分。

和张晋彦游岳麓

斋舫凌湮浦,云屏入画图。


日烘花炫昼,风定水明湖。


布谷佩春种,提壶劝客沽。


湘中无限景,赋咏继三都。

庚申过青草湖

已越重湖险,张帆胜顺流。


乱云藏野寺,横网闹渔舟。


物色湖南好,风霜岁晚谋。


未知荒歉后,得似向来不。

寒食前三日野步乌龙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撷盈匊酌玉泉煮之芳甘特甚有怀伯承兄赋此以寄

披云得新腴,煮泉听松风。香永味自真,不与馀品同。


悠然泊莫留,归来隐疏钟。念昔湘滨游,年年撷芳丛。


迟日照高岭,新雷惊蛰龙。落硙快先啜,鼓腹欣策功。


夜灯紫筠窗,香生编简中。谁与共此乐,臭味有邻翁。


朅来七里城,日月转飞蓬。山川岂不好,予忧日忡忡。


酌此差自慰,思君复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