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张栻的诗集344条

舟行湘阴道中雪作

岁晚归来风雪里,有怀端复为谁开。


江清沙白湘阴路,却似当年访戴回。

中夜祝融观月

披衣凛中夜,起步祝融巅。


何许冰雪轮,皎皎飞上天。


清光正在手,空明浩无边。


群峰俨环列,玉树生琼田。


白云起我旁,两腑风翩翩。


举酒发浩歌,万籁为寂然。


寄言平生友,诵我山中篇。

游南岳风雪未已决策登山用春风楼韵

人言南山巅,烟云耸楼观。
俯瞰了坤倪,抑攀接天汉。
勇往愧未能,长吟湘水畔。
兹来渺遐思,风雪岂中断。
行行重行行,敢起自画叹。
我闻精神交,石裂冰可泮。
阴沴驱层霄,呆日丽旭旦。
决策君勿疑,此理或通贯。

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

前日看花正薄阴,重来晴日更精神。


莫教容易飞花片,且放千林自在春。

张子真杨政光吴德夫追路湘源赋此以别

驱车出严关,触热归路长。一雨群物苏,吾行亦清凉。


漓水自南去,湘流正洋洋。眷言二三友,跋马勤送将。


萧然短长亭,每语夜未央。张子名家驹,千里方腾骧。


杨郎岭中彦,而能敛锋铓。延陵旧所熟,气味固难忘。


向来幕府游,三秀丽斋房。居然出别语,分袂楚粤乡。


人生会有别,勿悲参与商。独有赠言意,临岐更平章。


风俗易移人,宦途剧羊肠。千钧有不守,决去飞鸟翔。


要当勉自持,诗书作金汤。他年相会处,刮目看增光。


为谢桂父老,无泽留一方。惟馀石间字,时与洗苔苍。

送然侄四归二首

堂堂希白翁,共惟同出自。


百年诗礼传,名教有乐地。


嗟予力未胜,永抱蓼莪意。


积累盖百叹,承家岂云易。


赐然履渊冰,中夜耿不寐。


协心望尔曹,勉力绍前志。


岁晚期有成,庶或保无坠。

憩清风峡

扶疎古木矗危梯,开始知经几摄提。


还有石桥容客坐,仰看兰若与云齐。


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


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留题金山寺

长江岷山来,灌注天下半。


东行近海门,勇往更瀰漫。


苍峦忽中流,屹立助杰观。


孤根入层渊,秀色连两岸。


我来最奇绝,霜月与璀璨。


褰衣到绝顶,恍若上河汉。


悠然发遐思,俯仰为三叹。


乾坤无余藏,今古有长算。


更深寂群动,树杪独鸣鹳。


回头唤山僧,为记此公案。

腊后一日寻梅东门外马上遇雪

羸骖出东郭,静与幽意期。


寻梅冷入眼,野路信所之。


寒萼靳未吐,我自爱横枝。


雪花忽排空,成此一段奇。


岁晚故人阔,天寒鸿雁稀。


南国少霜霰,北山多蕨薇。


坐看节物改,莫遣心事违。


角巾风猎猎,日暮独吟归。

鹿鸣宴

从昔山川夸八桂,只今文物盛南州。


秋风万里携书剑,春日端门拜冕旒。


圣世取才先实用,儒生报国岂身谋。


且看廷策三千字,为写平时畎亩忧。

十四日陪黄仲秉渡湘饮岳麓台上分韵得长字

支筇穿百级,把酒问春光。


乔木依然在,幽兰只自芳。


未当湘水满,更觉橘洲长。


暝色犹回首,天涯话故乡。

送李新州

清绝湘南地,乡间见老成。


蔽棠方有望,折柳却关情。


侧听舆人诵,还新月旦评。


相望幸邻壤,犹得借余明。

题邢使君钓隐

使君卜筑占芳洲,短槛疎篱处处幽。


风月随时供燕几,笑谈终日在中流。


翩翩影落来宾雁,漠漠寒生欲下鸥。


城市山林俱寓目,问君底处足消忧。

过洞庭

城头鸡一号,浩荡风脚回。


篙师起相呼,牵帆上高桅。


我亦推枕听,波浪声轰豗。


窗间试一觇,万顷银山开。


附火且安坐,念此亦快哉。


良久天平明,已见金沙堆。


泊舟古庙底,喜色动舆台。


我行正长夏,及此岁律摧。


通籍恨亡补,敢赋归去来。


所至有何忙,妙处姑徘徊。


险阻元自平,鸥鸟亦不猜。


万事有定理,渠谩费安排。


明朝上湘水,雪意正栽培。


行矣一杯酒,好在故园梅。

和元晦林间残雪之韵

眼中光洁尽琼瑶,未觉郁蓝宫殿遥。


石壁长林冰箸落,锵然玉佩响层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