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妃粲粲怯诗瘦,秦艳苏腴略先后。
于湖笔力并奇秀,手执遗篇欲三嗅。
凌云成而楷遂绝,太极建而书仍存。艺不足以名世,士亦贵于自珍。
彼其之子以贱待其身,而又安能以重望夫人。伟四谏之直声,并翰墨而流芬。
方其作元舅之碑以伸天子之孝,拒佞倖之请而杜亵取之门。
则片言只字之落人间者,世固待之以褚颜之节,而岂复侪之于芝繇之伦。
后二百年珂得而藏其真,是盖不特宝其书而楷模其纵笔之妙思,又将因其字而彷佛其绝世之清尘也。
岸上芦摇首,门前柳折腰。千年已陈迹,四海又惊飙。
宿翳何当净,高风幸未遥。柴桑那可见,身世且漂摇。
老仗相如节,佳时负酒尊。
人谁羞侠毂,我自愧乘轩。
尘土欺貂袖,功名付犊褌。
令君休负矢,予不诧王孙。
鹊噪庭前木,蛛翻檐畔围。
双莲瑞明月,万柳舞晴晖。
宿鹤迎风袂,盟鸥认雪衣。
物情同一喜,应为主人归。
人道秋来不似春,芙蓉特地张吾军。红妆绿水照清夜,綵仗青旂朝大昕。
吴阵绮罗千队拥,秦川锦绣五花群。可怜倚袖清霜早,日薄云轻醉未醺。
杰宇翚联接孔墙,盛朝人物仰堂堂。
凭熊曾识棠阴芾,睎骥何堪秕政扬。
配祀有人存折槛,奉祠无路愧题梁。
平山遗像犹多阙,幸趁春风荐羽觞。
宣和御府皆法书,珍藏直及钟王初。
徒缘绢素少晋储,著定聊复称唐摹。
气全神王断裂余,更有数体同官奴。
百年风尘阅穹庐,回首六阁怀东都。
驴迹惊初践,鹰盘若有灵。
石桥通便户,金钥锁朱庭。
滴乳看成像,登台仍刻铭。
更怜国山字,真欲比云亭。
维圣肆笔根于天,神踪合作皆自然。
劲腴华实无以偏,春秋虽富力已全。
天禧资善环琦园,只字落纸时争传。
煌煌翰墨二百年,传家曾是金銮仙。
渡江文献仍中原,繄臣何人望奎躔。
欲知付受须瞻前,印以忠孝钱家钱。
西风送我溧阳溪,终日篷窗祇有诗。黄篾未妨床著笔,青緺不管鬓成丝。
雁随去讯劳君问,鸥忆同盟尚我随。想见归舟不多日,一樽牛渚访秋期。
为御史而称其铁面,宜笔力之健。
尹成都而琴鹤以行,宜字体之清。
书法何出,心即其物,可以比魏公之笏。
庐陵之文忠,前欧而后周。笔法之可稽,欧劲而周柔。
苟内心之是似,岂外迹之能求。予尝溯平原之津,望二典之楼。
想公从容子墨客卿间,犹足以接六一之风流也。
涂水涟漪未改,芗林风月如新。
一纸重观遗迹,百年无复斯人。
金轮示现清夜,火树高腾碧虚。
说法未回坡应,册勋先到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