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王令的诗集314条

闻太学议

白日流上天,牛虱无遁形。


万目尽为用,而不骇日明。


穴鼠夜值萤,嗾嗾相聚惊。


鼠穴不日通,鼠足不日行。


已矣不自识,乃此萤爝矜。


鲕虾陷井坎,莫与江海争。


笼禽不失飞,讵识云汉冥。


咄哉浮薄儿,勉为高大营。

和束熙之论旧

当年龆龀偶同门,餬口重来已十春。


仰叹早成浑属子,始知老拙尽输人。


火烟论友劳薰灼,桂蘖为生合苦辛。


待看圣贤堂奥去,愿持箕帚扫遗尘。

和朱元弼春游

闭门无著只疏慵,谩出留连与众同。


柳却有情愁落日,花惟能笑谢东风。


恨无日到三春外,尽看人狂六极中。


泛泛相逢且相笑,久将吾道付穷通。

寄吕惠卿吉甫兼简林伯通

踆踆门外马,客至知谓谁。


昔面尚未逢。那论心相知。


揖客拜上堂,谢客辱弗遗。


寒暑相问酬,唯诺坐无为。


静默近尤远,多言足瑕玼。


勉从客所论,还顾所雪非。


念此废无益,对书坐长嘻。


独思同怀子,念远莫见之。


岂无寄我书,岁晚若苦迟。


闻颇困王事,岂无闲暇时。


况有同僚贤,相期在书诗。


人生天地间,常恐食所縻。


去就两莫谋,会合宁有期。


余病不自乐,旧学益以隳。


近者非所同,远者劳梦思。


江水日夕东,道途宛而夷。


寄书当在勤。无谓往还稀。

偶作

女丑忌明镜,不知自羞人。


士丑忌公言,不知自修身。


羞人不出前,丑声日可湮。


修身无不至,令问日益振。


镜与言何尤,见忌不见亲。

龙角砍和崔公度伯易

尝闻螾出轩辕丘,其长百寻围十牛。


民惊臣愕争论酬,帝亦谓应土德修。


赐螾傍海连十洲,卑朝食壤暮饮流。


仍命九龙狎其游,视龙有角急起羞。


亟去诉帝龙有忧,帝怜不呵许为谋。


召一龙食系其喉,挥万力士乘其头。


披肉断角塞螾求,螾取而冠万鬼{左扌右歈}。


雷号电泣竟莫捄,鼋擗鼍踊吊蛟虬。


奋穴出哭劳鳝鰌,八龙怒走乞天仇。


天赐六丁皆剑矛,取螾拔角磔大幽。


下龙载帝问何由,臣攀堕髯不可留。


竟去不知天所尤,龙冤虽复骨不收。


传流下古说易浮,我闻其语疑有由。


以龙易螾理若不,爱不知蔽似有繇。


人皆伤龙为叹呼,我独鄙其与祸投。


尝闻龙德神自周,出飞于天入海休,


弃此不处与螾俦。以养就人理固偷,


果恐以此嗟何仇。我来佰爱遗角觩,


是非欲竟理莫搜。君学穷物功搳掊,


其说独挽万茧抽。当有实论破众廋,


勉矣投以钓海钩。

日蚀

钱塘山人大署壁,曰十月朔日且蚀。


坐者跳起行者留,愚闻之惊智为惑。


我时过市偶自停,眩两目视闹耳听。


自嗟身贱不有位,安得置此诛四刑。


惟此丙申日在未,天面黯郁昏不济。


举头仰日已半亏,群阴得志云不披。


尘函欲开镜尚掩,谁把白壁涂之泥。


大哉玄象浩难测,安有庸人似术得。


天乎反成竖子名,不念吾皇禳以德。


吾闻日名为大明,光一自出灭月星。


今乃为之成薄蚀,安得君子不为小人乘。

秋日

秋日不照天,秋云自明晦。


脱叶下衰草,蜩蝉事今退。


天地功方成,草木犹怨顇。


志士感所怀,长吁下清泪。

赠裴仲卿

匣剑光芒射斗牛,持携天下洗人仇。


英雄心胆老犹壮,道路风尘行未休。


名重更须完小节,义高何必论闲愁。


蒙蒙细雨陵阳市,折取重梅上酒楼。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八龙答水车

神龙谢子车,子能未足多。


上润虽已然,下竭将奈何。

秋怀

槭槭庭前树,朝零非昔稠。


呦呦草虫鸣,暮急晓未休。


耎虽无不平,岂亦有哀忧。


胡为劳吟呻,与士伤感投。


壮士亦何者,哀哦与虫酬。


所抱不列陈,调苦难谣讴。


高目有远见,直怀羞曲求。


蒿藜袭久安,功名忘前休。


日月忽未几,天地今复秋。


少壮负所怀,老大将安谋。


生无及人功,死骨埋泉羞。


胡为不奋飞,徒与寒饿仇。

直道峍峍日虯拳,雷拔僵龙出霭烟。


但假深根常得地,何忧直干不扶天。


虽然世匠遗抡度,肯与凡材较後先。


可惜春风爱桃李,独令霜雪漫年年。

夜坐

破窗多穿风,冷烛无定焰。


滴沥随衣泪,反覆到心念。


趋生迷夷涂,失城陷深堑。


病拙未为疗,膏肓不容砭。


无家可容归,有灶亦断掭。


凫短鹤脤长,饮啄两自赡。


天有不可问,何独於我欠。


吾观序卦辞,否乃适泰渐。


而余何为者,独此不见验。


譬如白为缁,一造遂永染。


久生人所羡,我独处之厌。


安得盖棺去,手足同一敛。

送黄莘任道赴扬州主学

子之来兮东之舟,暮不至兮谁牵以留。


子之去兮西之马,朝何亟兮不秣而驾。


驾胡适兮徂扬,扬之郊兮泮之央。


泮之冰兮春之水,泮之莪兮芽茁於涘。


泮之鹭兮洁白以止,泮之土兮除扫不滓。


泮之人兮立以望子,久不可待兮足并以跂。


子未至兮谓奚,子之至兮何以慰之。


招其来而挽其去,纳以宽而不严以恕。


增其长而救厥玷失,培其根而使华以实。


泮之人兮子喜,子先何适兮不夙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