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吕本中的诗集831条

赠孙广伯

人皆笑君拙,我独喜君直。拙则世所无,直则未易识。


昔者中丞公,事主以一德。从容进退间,多士所取则。


朝廷九鼎重,冠冕万夫特。尘埃困大路,此老难再得。


至今门下士,必以身许国。孰知强弩末,而有百钧力。


贤孙后来秀,见我好颜色。收功却扫中,欲任门内责。


空弮入善阵,匹马见勍敌。不嫌不识察,但恨无此获。


欲赤莫如丹,欲黑莫如墨。吾常持此言,以辨主与贼。


苟无牛羊害,则有天地塞。君能但拙直,亦莫忘黑白。

赠范十八

君去留不得,我穷前未闻。如何出笼鹤,更送离山云。


岁晚逢同志,人稀莫离群。肯思临别语,只用十年勤。

句 其六

老大多材,十年坚坐。

赠岭东陈秀才

风吹贺江浪如雪,浮梁左右行人绝。病夫坐稳懒出行,破屋只愁吹瓦裂。


东县陈卿忽叩门,笑语欢然相暖热。怪我长贫走道路,所至不安宁有说。


邻州贼报又警急,欲泛扁舟穷百粤。如君长才亦未用,独守区区负奇节。


未能俯首效儿辈,肯便出门探虎穴。马群时致千里足,烈士宁无一时杰。


我复何人敢言事,一世摧颓甘短拙。幸君无事时一过,喜听高谈健其决。


瘴疠参差畏久留,岁月峥嵘惜轻别。

读陶元亮传 其一

我爱陶彭泽,解言归去来。醉眠犹遣客,却使世人猜。

廖用中世綵堂

廖氏居七闽,土俗变齐鲁。子孙仁且寿,每继先父祖。


作堂名世綵,此意天所予。近者得矜式,远者快先睹。


今公怀直道,邪正有区处。还家上此堂,父祖当笑许。


小人慕清风,想像濯烦暑。孰知少年场,有此毛发古。


何时望世綵,得听公笑语。老松卧岁寒,亦以蔽风雨。


人或不予知,亦莫予敢侮。

河堤

平田接长河,眼界起突兀。今日兹堤行,麦垄青已出。


客行不知晚,但感此节物。新霜被西山,久厌尘土没。


坐怀故人面,于此见仿佛。

暑夕乍凉二绝 其二

暮蝉萧瑟下斜阳,已似茅檐气味长。团扇未须忧弃置,竹奴犹可助清凉。

山水图

君家茅屋低蓬蒿,客来颇厌蛙蚓号。何得有此山突兀,气压太华陵嵩高。


坐看远涧受悬瀑,似听跬步鸣秋涛。槎牙老树半枯死,上倚绝壁缘飞猱。


我行日畏盗贼逼,敢厌瘴疠多腥臊。偶逢坐稳懒归去,豁达眼界无纤毫。


岭南山水固多异,恨无中州清淑气。对君图障心恍然,便如太华嵩高前。


君但对此能高眠,当有好句令君传。

寄祁居之

苦忆均阳祁处士,只今全似住庵僧。何时更得相从去,细话丛林旧葛藤。

赠杨绍祖

城东往还者,相近得杨卿。处世如无事,为官不近名。


匣藏防身剑,案有读书檠。此外唯尊酒,时时唤客倾。

寄题王珉中玉通判梦山堂

青山甚不远,每因尘事疏。百念搅胸次,岂知山有无。


君无适俗韵,常似山中居。出处本无二,梦觉固不殊。


不知此山堂,始性从何途。未尝走道路,亦不用舟车。


溪流与山色,相对若有馀。此地甚闲旷,如君心地初。


行云映远树,中有此田庐。如今遂安处,始验实不虚。


得非神所相,无乃道力扶。亲朋在左右,不待折简呼。


往来一笑乐,胜有十轮朱。何须从范子,辛苦泛五湖。


亦不学泪溺,远去斯人徒。从容万事表,在我不在渠。


欣然理前梦,已胜在华胥。

送王提举赴淮东七首 其五

学道贵积习,天地故相似。不容有秋心,毫发在胸次。

题泾县水西

江东住已厌,又却过江西。急雨投泾县,穷秋渡赏溪。


稻田犹少水,山路已多泥。珍重高僧意,求诗索自题。

山颂

人事日翻覆,昔同今不然。于心苟有用,与世自无缘。


剩结官田社,饱参云盖禅。已胜高鸟尽,徒泛五湖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