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王十朋的诗集1444条

周太祖

出镇雄藩势已危,拥兵乘衅袭京师。谁知一代生灵主,元是雕青郭雀儿。

三峡桥 其一

三峡桥边杖屦游,此身疑已到夔州。题诗欲比真三峡,深愧词源不倒流。

宿千石闻诵书声

一岭钻天到此平,夜眠听得诵书声。莫言此地名千石,万石它年或可名。

林主簿明仲挽词 其二

一箭双雕手,青衫已白头。砚几磨铁尽,官止及瓜休。


漏断鄞江梦,风含曲水愁。钧天记白玉,麈世冷西楼。

畎亩十首 其四

仲尼作春秋,垂训千万年。古者父母雠,义不共戴天。


庄同父何在,乃与齐侯田。鲁国无臣子,君亲义茫然。


齐纪不并立,诸儿得称贤。善恶不可掩,笔削至今传。

某比缘职事朝拜殡宫瞻望松柏怆然悲涕遂成小诗

崇观升平主,神游在九霄。稽山嗟葬禹,寰海痛思尧。


天上仙宫别,人间宝祚遥。微臣望松柏,魂思黯然销。

制胜楼有元丰间太守王延禧及计台郡僚过客唱和诗大书于版岁久字

周室禾黍过者伤,汉宫威仪见之喜。神州久没馀楚蜀,太平声诗存有几。


制胜楼头诗数版,仍是元丰旧臣子。体格犹存前辈风,气象如楼颇奇伟。


人虽不见典刑在,事尚能言文献是。岁月侵寻自漫灭,爱礼存羊那忍毁。


百年陈迹一旦新,不问升沉与工鄙。一洗向来官职眼,独刊无尽张居士。

次韵濮十太尉咏知宗牡丹七绝 其四

春色遥兴洛阳念,风俗聊于记中验。今日苧罗山下魂,犹向人间吐妖艳。

书院杂咏 慎火草

禁殿安蚩尾,骚人逐毕方。何如栽此草,有火自能妨。

和韩忆昨行示梦龄

忆昨少年气锐心未灰,平明出门薄暮回。解衣换酒期必醉,乱花压面攲条枚。


年华荏苒今半世,触事往往生悲哀。欢娱无复少年味,勉强谈笑陪尊罍。


饮才过量辄成疾,秋霜入鬓刚肠摧。子年少我气鼎盛,琅玕夜诵声如雷。


匈中平时足蕴藉,颐神养素成婴孩。松姿柏质异蒲柳,坚刚不怕霜霰漼。


凌云变化未可料,岂比嵲屼风中桅。胡为郁郁乃如许,与我老者同虺隤。


岂缘心事未如愿,一念遂觉忧愁来。还惊世态多险阻,忤意未兑生嫌猜。


壮怀千里力未致,龃龉翻类三足能。伤和伐性致坎轲,两眉蹙恨凭谁开。


吾闻君子贵知命,数者于我何有哉。又闻古人亦迍蹇,在易固有无妄灾。


闭门静坐养时晦,拂拭心镜捐尘埃。他年定作仁者寿,齿背会见同鲵鲐。


圣贤遗训载子腹,此事宁不知所裁。否往泰来固有日,坦涂利毂宁须推。

闰月三白三首 其三

占尽一阳月,分为六出时。韦编照清夜,塞管落南枝。


献中荆山玉,开成庙柱芝。人间瑞已定,过此却非宜。

陈献可宋孝先万孝杰夏伯虎和诗复用前韵

准拟重阳会诗酒,手种菊花凡数亩。佳节相逢俱可人,一一篇章堪适口。


扬庭酝籍更清新,晋宋间人颜谢友。舜卿词源浩万斛,下笔惊人风雨吼。


季梁萧洒诗如人,飘然自是风骚手。用之年少富文墨,日出珠玑不论斗。


诚叔思深希仲逸,齐驱未识谁先后。老朽那能敌年少,胸中空洞嗟无有。


张我三军得数子,造物遗予非不厚。明年秋战岂无人,云梦定须吞八九。

渊源堂十二诗 其二 细论堂

不饮红裙酒,祇将文字论。江东渭北客,日日对芳尊。

都昌道中望庐山思故乡

肩舆终日在山间,忽见庐山忆雁山。我亦无心入莲社,愿随征雁及秋还。

嘉叟和诗至七篇有何时五亩成归计来作邻翁伴艺麻之句某乡心方切复用韵

学继初寮事业赊,闭门宁悔读南华。符分兴化日烘荔,室寓维摩天雨花。


故里君应怀北岳,归心我已到飞霞。休休莫莫宜闲处,耕有添丁妇织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