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楼钥的诗集743条

题孟东野听琴图因次其韵

谁欤住前溪,夜深以琴鸣。


天高颢气肃,月斜映疎星。


橡林助萧瑟,泉声激琮琤。


弹者人定佳,能使东野听。


束带不立朝,遥夜甘空庭。


龙眠发妙思,神交穷杳冥。


不见弹琴人,画出琴外声。


郊寒凛如封,作诗太瘦生。


恨不从之游,抚卷空含情。

长生草

我方髫龀时,已复见兹草。
仲舅尉江阳,奉亲颜色好。
窗门挂经冬,蛛丝罩轻缟。
意为霜雪残,白花乃明杲。
世间三友外,此有岁寒操。
年至十七八,童轻如木槁。
随时到柯山,逢人细访考。
买之野人手,何须访蓬岛。
尝为伯氏寿,作诗颂难老。
经今五十年,得自江南道。
老我日就衰,岁月岂长保。
一笑哦子诗,犹将伴梨枣。

送周君可宰会稽

作邑诚匪易,况子之稽山。


银茜视两赤,朝家知其难。


鼎鼎数万户,赋重民生囏。


山陵五云飞,办护力更殚。


预买万世敝,法贪至於残。


越人瘠已甚,当馈几发叹。


名臣为竭力,减额宜少宽。


不齐物之情。兹事终变翻。


箕敛及难豚,诡户多容奸。


竟未得要领,条令何其烦。


通才善剸剧,南康遂通班。


诚心试求之,要使后可观。


古仕不出乡,习俗不出乡,


习俗皆素闲。东嘉尝客授,


寻乃乘朱轓。略如仕於乡,


非意不得干。况昔摄邑久,


疾苦知民间。故吏想犹在,


疲氓知长官。宜若差易耳,


未免送以言。权虽与正同,


事体终两般。趣办不计久,


为真事多端。遇事勿生风,


三思庶能安。试登宽简堂,


取我前碑看。六一真格言,


坐右当铭盘。向来难奉母,


版舆今似潘。外尽抚字劳,


退公悦慈颜。莲峰声望重,


待子兴门阑。勉哉发政誉,


行矣闻天关。

谢潘端叔惠红梅 其十二

坡翁著意赋三诗,谩说秾香已透肌。若见此花应绝倒,惜君生晚不逢时。

送淳丞上虞

我老不复仕,行将挂衣冠。


两子俱贰令,官职恰一般。


剡川且书考,上虞亦之官。


人言易捧檄,归奉重亲欢。


我意正不尔,期汝政可观。


食焉怠其事,古训戒舍镘。


汝职去民亲,簿书当细看。


一邑无不问,正尔良独难。


江海匝三垂,长堤捍惊湍。


埭高几如山,潮至不留残。


宣和有遗迹,能使潮浸滩。


陂湖谨蓄洩,可以救旱乾。


长沟济漕运,浚治令通宽。


此皆丞所职,勿惮心力殚。


江头有东山,永怀谢家安。


邑有李与丰,况复居二潘。


尚友更从游,问学加研钻。


平时固知汝,廉谨无欺谩。


涉世终未深,送汝能忘言。


故乡去帝乡,舟驭多往还。


失己固不可,待人亦多端。


罔求违道誉,善遣非意干。


穷达自有时,此理真如丹。


聚散不足较,岂得长团栾。


闲静我所便,汝其自加餐。


有时或乘兴,往来二子间。


踏雨送汝行,浮家当游般。


走笔如家书,谁能苦雕剜。

扶风马君挽词

豁野真连璧,一斋宁遗金。


齐家平日学,忧世百年心。


折券无难色,倾囷想义襟。


月评何处见,名士列碑阴。

方兴化挽词

庙乏著靴鬼,梦中言更明。


起家尤感励,为吏极廉平。


荐口声名重,朝行去就轻。


奏篇真确论,何日遂施行。

鲁少卿挽词 其二

前辈风流泯,灵光独岿然。指囷推甲族,跪履记丁年。


有子伤埋璧,惟翁亦蜕蝉。功名虽已矣,千载尚遗编。

次韵十诗·老态

舅甥身退不为迟,肥遯犹当未老时。


东晋虽慙古元亮,晚唐知慕老天随。


公开九秩身方健,我甫六旬心已疲。


不敢自言成酷似,腹心惟喜两相知。

赵路铃挽词

蚤岁游金阙,霞冠拜紫宸。


可堪天宝乱,及见会昌春。


宛宛王孙态,飘飘物外身。


灵光怆陈迹,遗老更何人。

王县尉挽词 其二

润屋公馀事,能为人所难。蓼莪遗恨在,夜雨旧盟寒。


家有书堪读,囊无钱为看。情亲悲不那,望绝旐飞丹。

忘归亭

一峰凛凛插烟霏,谁筑新亭占石矶。


标榜未应专一壑,此山何处不忘归。

陈秘撰挽词

陈氏多名德,兹来慕典刑。


宫端惊宿草,冷撰又泉扃。


自古有遗直,只今谁独醒。


苍苍何可问,耆旧日彫零。

广轩夜望

点点万家灯,风清醉复醒。


广轩高绝处,俯瞰一天星。

题桃源王少卿占山亭

纳纳乾坤一草亭,西山尽见若秋屏。


霜余远水呈天碧,雨过遥空现帝青。


逸叟真成陶令隐,高怀长似屈原醒。


肯堂固赖贤孙子,精爽犹疑尚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