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楼钥的诗集743条

题老融归牛图

薄宦六年辞故山,故山只在梦魂间。


簪绅何苦自缠缚,却羡归牛自在閒。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小东山

客石东山志不渝,归来寻得静工夫。


从教更为苍生起,携妓何妨且自娱。

小雨

好风先雨到危栏,却送残云过别山。


不用开襟强披拂,自然凉意满人间。

喜雨次韵并呈郡守吴居父 其三

雨师争自效,风伯尚何施。膏泽由分阃,空餐愧奉祠。


农功今可济,水利更毋隳。喜雨无烦记,行人口似碑。

送林宗丞浙东议幕

先生风骨天与清,孤松野鹤何瘦生。


胸中落落笥五经,大篇短章笔纵横。


壮年文场诸老惊,俯仰世故双鬓星。


万事不理诗自鸣,笑视轩冕秋豪轻。


市者争利朝争名,著脚往往遭讥评。


先生四五官神京,又复归去鸿冥冥。


台家急贤理不应,况复寮旧离觞倾。


先生自喜得此行,禄粟可已啼号声。


秦望之山高且平,卧龙横亘环州城。


镜湖千顷波不兴,晋宋遗迹多豪英。


议幕了无尘务萦,抚物吊古皆关情。


我亦久矣怀沧溟,旦夕欲乘缇油屏。


相望纵复三数程,诗筒尚得寻前盟。

次韵蒋德言游太白玉几两山

西山不到几经春,玉山犹能一再临。


太白峰前成梦境,直从总角到于今。

送朱季公守封川 其一

韶阳生长十馀年,城郭重经固宛然。叹息紫微仙去久,尚馀遗墨照山川。

太淑人叶氏挽词

妇职躬蘋涧,芳年誓柏舟。壸彝全肃睦,梵行极清修。


贝叶开空性,神篦豁病眸。飘然指归路,净观日西流。

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

袁氏四世凡五公,唐朝三相传家风。


君家几代擅儒业,高曾艺苑俱称雄。


大父谦尊古君子,诸父名高表吾里。


一门子弟更竞爽,挹取乙科自君始。


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


忘年论交正相予,叱驭欲往难留连。


老我秋来抱病久,临岐无由置尊酒。


只从卧内叙离怀,恋恋掺祛仍握手。


鹏程万里兹权舆,平时义方师有余。


送人以言古所重,虽诵所闻宁起予。


君看公孝与孟博,太守坐啸仍画诺。


一郡之政赖关决,千里应须念民瘼。


乡州义事烦主盟,纤悉於余无隐情。


处事条理亦为政,知君出仕当有声。


尊公亦入闽中幕,公退著书端不恶。


君才更得江山助,简书既省寻家学。


君行远业未可量,弟兄丹桂终齐芳。


老悖无庸况多病,尚能留眼看翱翔。

送赵至道节推

君来入幕恰三年,我幸投闲识此贤。


婉画时时因事见,素风凛凛信家传。


易林律本君须寄,月窟天根语未圆。


问讯难兄无恙否,相忘千里各瀛壖。

次韵章枢密赋吴彩鸾玉篇

文箫蹑彩鸾,夜半恐不逮。


山深忽呼名,惊喜不得退。


仙谪无所逃,士贫何可耐。


乃以三生缘,遂为二姓配。


至人与凡夫,伉俪岂其辈。


鬵书以自给,细字如玉碎。


一一存楷法,明珠蔑瑕颣。


初如鹣比翼,久若鱼同阴。


终日了韵编,心画亡罣碍。


人间八百本,终古知敬爱。


玉篇尤可珍,何必赠杂佩。


倘邀千黄金,虽贫亦当贷。


摩挲惜见晚,老眼看茫昧。


墨妙饶精神,笔劲含姿态。


次第部居中,盘曲法库内。


九龄美风度,孟博信清裁。


书拙无合作,见此增愧慨。


尤物难久假,雪窗暂相对。


遗踪虽已邈,真迹俨然在。


辄效西子颦,小楷书牍背。

沈宪敏公挽词 其二

仕宦接王杨,诸公叹老苍。门生多紫禁,子舍屡黄堂。


自得垂车乐,谁传却老方。桃花千树满,空忆旧刘郎。

送人之官池州

春空吹雨作余寒,去去扁舟不可扳。


伊昔曾游三大水,到今独记九华山。


想君脉脉征途远,属我悠悠梦境閒。


回首江山固无恙,怀人倚待好诗还。

刘德修右史去国示所和从父东溪及杨子直诗走笔次韵 其二

东溪诗似老弥明,倾盖论诗绝点尘。笔墨为供无尽藏,江湖乞得自由身。


出门远送成惆怅,无计相留更主臣。但愿皇天开老眼,不应空谷滞斯人。

寄叔韶弟

阿连试邑有成规,谁谓云间不可为。


能使镬汤偏衮处,直如官府太平时。


容容非欲后多福,赫赫何如去见思。


子路当年曾请益,更须无倦以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