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赵汸的诗集140条

唐伯庸以诗谢作读书林记次韵答之

廛居原不见纷华,矮屋疏篱只一家。雪后松筠初换叶,春深桃李自开花。


读残青竹无人到,览罢黄庭日已斜。此道近来成寂寞,似君端合向人誇。

代书戏答友人

莫怪端居傍友生,苍黄逃难各身轻。浮云枯木岂相恋,北斗南箕空有名。


金谷危楼多薄命,玉川破屋最高情。蠹鱼寂寞翻长夜,银烛谁家笑语声。

题黟县舒仙翁东岩隐处

仙家楼观倚崔嵬,万仞峰头一径开。阴壑每防雷电起,夜坛静看斗杓回。


祗应跨鹤云中过,尚想吹箫月下来。远望平原秋树短,累累荒冢漫兴哀。

德懋彦明次家兄韵见示再和二章 其一

长日悠悠望翠岑,敢期胜友复重寻。林端笑语日初上,竹外分携山半阴。


性癖自宜机事浅,才疏每愧故情深。危途雨急忧泥滑,肯信禽言漫苦心。

题张中丞祠

孤城经百战,忍死复挥戈。节义如日月,声名等山河。


云深遗祠古,地远乞灵多。往往成功者,焉能保不磨。

病中和伯友绝粮韵

貌比年加老,忧如病转深。风檐惊淅沥,竹径怯阴森。


独立筹家难,朋来阻岁祲。远书思过雁,危坐自沈吟。

次韵玉琊云隐图

马上剑三尺,山中云半间。无人寻草径,有虎卧柴关。


解甲端陴后,悬弓定地还。胡为思旧隐,毕竟复谁閒。

遣怀寄程明远

朴学常忧力不胜,朋来共感岁年侵。尘编屡掩成三叹,古调初传每独吟。


雁过林中无落影,鹤鸣天际有遗音。河原万折通银汉,不废仙槎自在寻。

代送尚文之句容县教谕 其一

乡闱试罢綵衣回,仙县吟诗画鹢催。平世漫推文学掾,清时方急栋梁才。


绿槐影里琴书静,红杏花边车马来。山近龙盘多暇日,秋高拟上凤凰台。

屏山即事时周明府来访

地近仙岩日自长,短墙时度竹风凉。楼头古木禁秋雨,槛外危峰倒夕阳。


高榻坐闻金奏响,小桥行近翠盘香。清谈况复陪贤达,始信他年未易忘。

都谏汪公即席用朱先生韵赐诗依前韵和谢之

皇华屡重轺车选,能赋况当英妙年。霜木晨星交有道,金芝玉树睹争先。


已观淮海同归德,未必江湖别有天。此去山中应可隐,陈编重理获麟前。

读阮嗣宗诗

明月照北林,孤鸿有哀音。揽衣起坐弹鸣琴,忧思徘徊独伤心。


可怜堂上生荆杞,空自繁华粲桃李。种瓜寂寞青门外,采薇怅望西山址。


芒砀云归大泽空,后五百岁无英雄。途穷恸哭谁知者,沈湎狂言元自公。

余村道中寄鲁斋

青山并岸如苍虬,石门翠树如相樛。似与幽人护清境,玉梅翠竹萦寒流。


溪行半日足生茧,水望千回山百转。请君处处种桃花,莫使重来迷近远。

和唐县尹山居 其三

早从上国接英游,晚卧沧江擅一邱。无复谢公携处妓,空馀陶令去时舟。


千章古木排云起,一派寒泉傍石流。客至不须谈世事,小亭已扁四宜休。

和唐县尹山居 其十

半山松竹一溪云,门巷萧然绝世氛。适意静观玄蚁阵,忘机不乱白鸥群。


寒花有态窗前发,古路无情户外分。天上故人频问信,未容高隐断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