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王行的诗集110条

酬韩蒙庵

永夏倦炎燠,颓阳剧朝暾。嘅彼郁郁怀,益此靡靡烦。


旋当岁华晏,凝阴霜霰繁。果烈不可任,乃复思晴暄。


寒暑互侵虐,弱质讵长存。故人念衰朽,交情弥见敦。


轻箑贻夏凉,重巾致冬温。温凉适其宜,安我旦与昏。


斯惠良匪薄,胡能答瑶琨。东风入林庐,春事看已殷。


群汇纷自畅,新泉生故源。时物谅足娱,高居况丘园。


爰忻慰迟暮,相从咏道言。

师林十二咏 其七 指柏轩

古柏昼阴阴,当轩岁月深。山僧常笑指,应解识禅心。

江月令 春馆书事

向煖渐生慵思,寻春似减情忺。酒怀诗兴揔恹恹。


只有看山不厌。


薄晚正须凭槛,新晴镇自钩帘。几多浓翠晓来添。


话与白云休占。

题画并序

一曲清湾几曲山,白云红树夕阳间。高秋剩有登临兴,不惮携琴日往还。

寄绮川故人

云木翳长夏,闲斋有馀思。缅彼湖上山,日夕生妍姿。


佳约既已屡,欢游阻前期。芳条含晚荣,碧草馀旧滋。


终当遂良觌,赋咏高秋时。

宜晚轩

青山无古今,松柏有岁年。不为时所易,讵将春共妍。


兹轩号宜晚,庭除带林泉。胜地惬高爽,闲门谢啾喧。


青红复苍翠,山光杂溪烟。懿彼轩中人,阅世情淡然。


明霞晕晴颊,微霜点秋颠。开口无别语,娓娓羲皇前。


膝上玉雪弦,手中瑶华编。予每与谈笑,高怀欲腾骞。


馀年释尘缨,休佚谅所便。为我赋招隐,毋云孤愿言。

行香子 和衍上人见寄二首 其一

踪迹祗园,谈笑神仙。到尊前人爱逃禅。波澜舌底,风月吟边。


似辩中安,书中素,醉中颠。


忘情世虑,泉石因缘,两芒鞋几度朝天。归来此日,重话他年。


共夜窗灯,春苑树,晚湖船。

高房山寒江孤岛图

千山万山重复重,烟岚草树深莫穷。高堂大轴示宽广,要以笔力誇奇雄。


青红苍翠满缣素,缺处残碧分遥峰。虽云眼底供一快,未见阔远开心胸。


历观画史每如是,意谓此法由来同。昨尝凌秋㴑扬子,一舸缥缈乘长风。


洪波舂天渺无际,出没但有孤轮红。中泠盘陀瞬息过,回首浮玉云涛中。


乃知山水有佳处,到此始觉飞埃空。当时海岳应饱见,落墨便自超凡庸。


不将层叠竞工巧,遂使气象齐鸿濛。平生爱画惟爱此,苦恨妙法无能攻。


九州之表有人物,意匠彷佛宗南宫。莫言未入米家奥,百年犹数房山翁。


兹图咫尺便千里,生绡数幅徒为功。亦知盘礴意有在,正欲逐米追高踪。


爱之歌咏乃常理,好事况有天随宗。同观何人江海客,气似贯月书艎虹。


文辞澜翻沛难禦,奔走风雨驱丰隆。古称珠玉在我侧,濡翰自愧言非工。


黄尘城郭久见困,何地閒静能相容。诗成忽复三叹息,矫首长望青冥鸿。

师林十二咏 其一 师子峰

狞面兽中尊,奇峰比最真。祇堪负莲座,稳载法王身。

清风八咏楼 赠送朱彦祥

远兴引游踪,漫遍踏天涯,萋萋芳草。偏爱双溪好。


有隐侯旧迹,层楼云表。碧崖丹嶂,看缥缈、凭阑吟啸。


偶佳遇、留捣元霜,岁星旋又周了。


归期谁道无据,几回首兴怀,故林猿鸟。拟待春空杳。


与鸳俦鸿侣,共还池岛。川途迢递,纵南翔、仍诉幽抱。


莫轻负、今日相看,但得翠尊同倒。

松云二士图

晴霭翠纷纷,春桥水乍分。山家在何处,松外万重云。


幽石暖差差,苔华绿渐滋。不辞同晚步,溪上有新诗。


碧嶂猿声后,清宵鹤思前。孤亭群树底,堪与坐谈玄。


满地写松阴,元芝拟共寻。樵踪浑不见,知得此山深。


相识更相逢,前山此路通。桃烟连幕翠,只在白云中。

水调歌头 和季琳端阳值雨

葵阳閟晴彩,榴火湿朱光。不知今日何日,烟霭涨蒲塘。


已过清明时节,未近重阳气候,对景自斟量。应是家家雨,梅子要催黄。


向朝来,寻旧事,问江乡。共言当此佳序,那肯负年华。


虽阻绣茵斗草,不废翠蕤剪艾,更结綵丝长。昌歜缕香玉,情味付霞觞。

雪后西湾访友道中即事

山中风雪下三日,日出未消溪上寒。行路不辞穿窈窕,人家何处有琅玕。


初春草色缘沙见,数树梅花隔水看。此景欲摹难泼墨,拟将粉笔写林峦。

题画八首 其六

隐迹混樵踪,幽居碧涧东。秋光胜春色,红树白云中。

题赤壁赋意图

羽扇风前故迹,洞箫声里高秋。怅望美人何处,江山应识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