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李存的诗集78条

晚步

茅屋青帘隔晚桥,白沙红树水迢迢。人生到底头如雪,莫管春风消不消。

伪钞谣

国朝钞法古所无,绝胜钱贯如青蚨。试令童子置怀袖,千里万里忘羁孤。


岂期俗下有奸弊,往往造伪潜隈隅。设科定律非不重,奈此趋利甘捐躯。


纵然桎梏坐囹圄,剩有囊橐并尊壶。生平心胆死相遁,口舌所挂多无辜。


人生既以不堪此,恶卒乃藉生危图。苦之捶楚甘酒肉,役用在手犹柈珠。


或思夙昔报仇怨,或出希觊倾膏腴。搜求宁肯剩鸡狗,污辱间有连妻孥。


何如巧遇贤令尹,烛照剑断神明符。先穷支蔓到根本,矿铁虽硬归红炉。


非唯此境少忧畏,亦遣邻邑多欢愉。自怜弱肉脱虎口,从此饮水皆醍醐。


誓将白首至死日,顶戴岂与劬劳殊。愿推此举遍天下,咸使良善安田庐。

义役谣

八都安仁最下都,易水易旱生理无。奉公往役名主首,半是摘箬担柴夫。

或因苗麦仅升斗,或忝殷实元空虚。千中得一称上户,土赤聊当辰砂朱。

五更饭罢走画卯,水潦载道归来晡。夫丁木物诸琐碎,每以附近先供需。

课程茶酒率倍开,所取盐米何锱铢。逃粮逃金不待论,职田子粒尤难输。

公家督促过星火,唯听捶挞生虫蛆。几年辛苦垤容蚁,一界了毕锅游鱼。

间逢令宰贤恤者,苏息无术空嗟吁。省府郡帖一朝下,义逊得许从乡闾。

徐君更是好义者,率以公正人争趋。同时共事数君子,但有赞协无次且。

出多出少由厚薄,若小若大皆欢愉。支吾纵广非独力,佽助能几咸安居。

移东走西可免者,那上趱下归谁欤。不闻隳突到鸡狗,但觉和睦安犁锄。

愿依此举更坚久,美事无以三年拘。

次何高士成道韵

许我重来意甚真,山林城郭路由分。十年共忆青灯旧,一日相看白发新。

促席未衔杯里月,携镰先割陇头云。临流尽有西风便,杖屦终当逐后尘。

次子勉韵二首 其二

疲马常思捲旆旌,如何处处尚屯兵?为邦喜有汉三杰,习礼惭无鲁两生。

虽觉风沙成昼晦,终期河汉向秋明。买牛负耒归乡里,没齿箪瓢亦已荣。

古意

秋风一雁过,弯弓登西楼。臂弱弓不满,天高雁难求。


吁嗟流沙外,风雨何时休。三夜频梦君,焉知沉与浮。


况闻霍嫖姚,已拜万户侯。

题云庵

夜宿云庵中,白云满床头。客来云不语,客去云不留。

明日在山下,白云何处求?

杂诗三首 其二

秋日方杲杲,独行溪水干。纷然浣纱女,及此清未寒。

相语有相厉,岁晏霜雪繁。谁云陶唐风,远矣不可还。

落梅

更开残酌不成欢,一片多情拂袖乾。想见孤城吹画角,朔风斜日暮江寒。

和吴宗师滦京诗

紫驼白象壮行仪,但觉炎威日日微。露透地椒清宝仗,风生天棘满旌旂。

金盘蔼蔼行新馔,玉体翛翛进裌衣。自得仙吟因想像,半生元不离门畿。

祝丹阳以古琴见惠且寄以诗次韵答之复以史略一本为谢

凉风萧萧吹井桐,佳怀如宝千不逢。二年踪迹走阛阓,面目土炭心盲聋。

萁荄岂异伏枥马,云汉独羡高飞鸿。诗琴远致心甚厚,金玉备具相玲珑。

大珠沈渊炯不动,朗月照水清欲空。亦知庐阜入幽梦,幻此三叠银河风。

纷纷醉里不知老,有此二美谁吾同。弹琴固可消世虑,作诗乃或令人穷。

未如祝仙古岩下,往往遇会方瞳翁。聊将史略报深意,并问马首何时东?

叉鱼

霜风刮面冰如刀,持叉入江矜厥豪。投深中叉始一出,眼涩肤冻如红桃。

嗟尔得食亦稍稍,性命或与蛟龙遭。安得长叉一万丈,直向海中叉六鳌。

下第南归别俞伯贞

驱车出都门,别酒忽在手。去国古所悲,况复失良友。

芃芃丘中麦,郁郁道傍柳。挥手从此辞,烟云黯回首。

次汪簿秋日见寄

隔水秋云薄,连山夕照荒。去鸥分远色,来雁带初凉。

风物何常异,人生亦自忙。因怀吾友问,医俗若为方。

赠胡巡检民

重云闭湿热,欲作夏至雨。胡子溪上来,披衣一相语。


南风解人意,稍亦入窗户。开樽荐瓜韭,汲井具鸡黍。


子为庐陵秀,家世蕃且钜。早岁走京师,骞然好仪矩。


诗书虽素习,杀气在眉宇。暂为巡警吏,出入备钲鼓。


手弓张黑角,腰箭开白羽。里疃散鸡豚,垣墙奔狗鼠。


因思闽广间,壤地有深阻。凶豪据溪洞,老幼负戈弩。


几微相啖噬,动辄生龃龉。古今声教远,往往累南土。


整齐非束缚,全活在绥抚。荒忽固无常,跳踉乃其所。


虽云聚蜂蚁,颇亦顿军旅。远道困供输,穷陬多毒蛊。


幸逢天子圣,元帅复雄武。前岁醢光卿,今年烹志父。


此虽下愚者,生育皆父母。端由一念失,血肉涴砧斧。


天道实宽容,皇威安敢侮。今闻豺狼窟,悉已反农圃。


早暮或笙竽,村墟且商贾。奸臣操国柄,近亦死南浦。


诏书一日下,海内尽歌舞。横算罢舟车,求贤复科举。


闾阎皆跨马,流谪归故处。百祥斯可至,万恶为之沮。


顾余头已白,甚觉负章甫。眼目更昏眵,筋骸将伛偻。


子年才十五,声价满吴楚。朋友实天伦,磊落倾肺腑。


行当分阃椟,终可立朝著。相看方侃侃,索别何踽踽。


波涛随地有,切莫倦篙橹。双双鹳鹤来,一一渔樵去。


凄迷斜照草,髣髴晚烟树。出处莫为谋,音书可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