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区大相的诗集1520条

荣庄李贵妃挽词 其三 内制

灵卫陈金册,仙舆导桂旗。言随王母去,独御彩云归。


尘满新辞幄,香残旧赐衣。圣君希女谒,徒惜此贤妃。

赠别林宫赞咨伯 其一

平昔寡俦侣,与子分弥敦。班联通禁掖,居止隔墙垣。


壮怀夙有契,微尚颇亦存。亭皋一回首,落日眺川原。


川原何迢迢,我思郁以烦。良友远行迈,何用展心魂。


终同沧海去,未报紫宫恩。独有临期泪,要之平生言。

子陵祠下再赋一首

吾观严子陵,岂缺经世务。玄纁三往反,始识洛阳路。


亲劳万乘问,不肯回头顾。偃仰帝座上,卧起道情愫。


耕钓还越山,永绝弋人慕。客星耿乾坤,钓台出烟雾。


溪碧澄人心,磴险难予步。触物赏既多,怀人情亦屡。


寄言台下客,此非问津渡。

宿南岩

南岩果奇绝,石槛宛长霓。俯瞰千寻壑,回登万仞梯。


云边孤磬寂,天外数峰低。信宿仙都近,平明试一跻。

花下逢故人

花里逢君倒玉卮,情多未语又伤离。檐前碧柳如相怨,绾尽长条知为谁。

咏牡丹

长安城里竞名花,西苑园边好物华。开近绮罗添国艳,看来弦管半天家。

佳人北里青丝槛,公子西堂白鼻騧。为与群芳殿春色,不辞欢赏极豪奢。

四月六日与客游高梁桥

燕郊四月如春月,景物暄妍宿雨晴。仙苑名花裁罥蝶,御堤芳树始流莺。


平林翠幕褰风飏,落日红妆照水明。自幸太平多乐事,共将弦管寄欢情。

赠吴孝父归黄山

黄山连碧虚,上有轩辕居。丹台久芜没,何客此结庐。


结庐独长往,早发金庭想。高揖曹阮辈,炼药恣偃仰。


紫房闭绿苔,清涧袅云来。丹井昔常洁,瑶宫今始开。


自为黄山客,醉拂黄山石。兀然发孤啸,千峰敛暮色。


何时启石关,投足遍人寰。意欲穷九有,归卧云松间。


君去亦多时,君来何太迟。容成与浮丘,招手白云期。


昔落风尘里,名姓在人耳。今返烟霞际,悠然与终始。


三十二莲峰,荡漾金芙蓉。归来当见忆,云鹤许相从。

九望 其五 望韶石

予昔扬舲于桂浦兮,将以极夫遐征。朝发丹水之浛洭兮,夕息重华之所经。


俄穷源于星宿兮,访昆丘之赤城。天柱岧峣而飞空兮,地轴支撑而不倾。


纷合沓其异状兮,忽神怖而魄怔。崩腾蹙踏来万乘兮,风雨阴晦而会百灵。


倏天清而地宁兮,聆箫韶之九成。昔重华之盛德兮,信无远而弗歆。


绝潇湘而南下兮,嘉兹土而来临。国不费而民不匮兮,兵卫简而不侵。


岂车辙与马迹兮,将釐俗于靺任。遂乐兹而不返兮,溯南飙而长吟。


璇宫逶迤而下属兮,瑶台隐起而上寻。驻清跸于磐石兮,招炎景于茂林。


参差九韶之管,疏越五弦之琴。趋跄百兽之舞,来仪丹羽之音。


黼裳飏兮仙霞举,绛节去兮赤霄沉。太音寥泬其希声兮,遗迹峥嵘而可睹。


信帝德之巍巍兮,有天下而不与。留仙旆于九疑,怨瑶瑟于二女。


松谡谡而吟风,竹斑斑而含雨。表灵兮珠丘,极望兮澧浦。


杳翠旗兮不见,荐芬馨兮何所。钦明兮思君,闻乐兮愁予。


嗟南薰之久寂兮,民愠其谁与解之。皇风靡而世遂季兮,俗化淫哇而嗤嗤。


久知太音之难谐兮,唐虞既远安适归。将坐兹石而忘味兮,写予心之遥悲。

烽烟完节诗 其二

忍说干戈日,仍钦妇子贤。膏薰何用比,烽火故相煎。


烈性金同炼,芳心桂共燃。当为镆铘剑,长誓斩蛮烟。

湖上楼对雪遣兴 其二

冻袅松云洒竹烟,梅风吹度小窗前。朝来画舸门边系,错认王家乘兴船。

奉使淮藩留别同馆诸君 其四

国典申旧章,同列美斯游。斯游信云美,揆德实非俦。


才惭下国使,礼展同姓侯。侯邦指南服,襟带冠炎陬。


陶陶首夏月,湛湛露斯浮。朱华耀玉节,芳树引华辀。


南涉清淮岸,北顾大河流。嘉会日以远,皇恩难可酬。


黾勉事行役,所虑为罍羞。

舟中杂咏 其十

相逢沧水使,四载乃言乘。蒿目因淮泗,焦心为寝陵。

初归故园 其二

八载去乡国,今晨始得归。捷步入外闾,慷慨登中闺。


既旷家园聚,转念骨肉稀。忆我骨肉亲,泪下如绠縻。


宗族少前辈,邻里半成非。一出已如此,再出安可期。


驱车问丘垄,松柏十数围。兔走思旧穴,鸟还栖故枝。


他乡勿久滞,书此报京畿。

沈道士松亭即事

偶尔涉玄境,鸾鹤纷相迎。松构一亭翠,霓缝几片轻。


问予何事至,聊学步虚行。剔藓读金版,披花聆玉笙。


一童守药鼎,一童抄丹经。灵液春杯泛,仙床卧簟清。


搴霞捲玉袖,浥露摘璚英。即事契真想,杳然非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