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陈琏的诗集43条

过洞庭

江豚出没湖水腥,寒泽嗈嗈凫雁鸣。舟人候风五两正,蛋子捕鱼舴艋轻。


衡湘南去几千里,吴楚东来多少程。欲向君山吹铁笛,只愁□□□□惊。

谒孔林

尼父家陬乡,设教在洙泗。从游三千人,速肖七十二。


夫何大圣人,有德而无位。名非著一时,道实重万世。


幽幽鲁城北,高冢蟠厚地。诸徒服心丧,三载庐墓次。


贤哉端木公,舍守凡六祀。鲁人往从居,厥众犹栉比。


因名曰孔里,岁常供祭祀。后来诸儒宗,讲礼亦弗替。


过鲁祀太牢,实始汉高帝。峨峨马鬣封,阅历几千岁。


子孙来陪葬,昭穆分次第。墓碑列低昂,丛木阴蔽亏。


森森尽桥梓,郁郁总松桧。奇树多如云,惟楷时所贵。


乌鸟不敢栖,虎兕远潜避。荆棘不敢生,芝草挺灵异。


仰惟尼父圣,德与天地配。福泽何绵绵,封爵逮华裔。


昔读东游记,久矣思一至。今幸经鲁城,瞻拜增仰企。


因过思堂前,感慨发长喟。

公廨前梅花开戏作二首 其二

霜雪纷纷万木衰,忽从竹外见南枝。凭君莫作寻常看,金鼎调羹事可期。

游天师宫有怀张真人及吴闲闲二首 其二

昔有闲闲翁,名重霄汉间。时同太乙子,林下共烧丹。


丹成跨黄鹤,一去不复还。丰碑刻遗像,癯然辟谷颜。


年深谁复识,剥落莓苔斑。我来喜瞻睹,不觉兴长叹。

和刑部侍郎俞士吉致仕南归韵

七十年华古所稀,风姿犹自带霜威。谢官已遂悬车志,满路人誇衣锦归。


三径菊松原自好,故乡桑梓倍光辉。赐金散尽无留橐,筐里惟存旧绣衣。

拟古十九首

亭亭峄山桐,枝干何尔奇。托根喜得所,况承雨露滋。


材良不自弃,偶为匠石知。制为绿绮琴,縆之以朱丝。


中含太古音,赏者世所希。愿持献天子,为鼓南风诗。

宿登封马县丞公廨

城郭年来静,官衙夜不扃。照窗松炬烂,入座柏香清。


山近云偏重,秋高月倍明。哦松人未至,尊酒忆同倾。

东岳庙

岱宗毓神灵,千古奠齐鲁。层城列飞观,宝殿敞弘宇。


银榜耀绿楹,金支辉析羽。五岳神独尊,威灵著千古。


黔黎被仁泽,感戴犹父母。前朝崇礼秩,碑碣纷莫数。


文辞日星垂,字体鸾凤翥。奇迹世所希,孰不争快睹。


予时北京来,炎炎值秋暑。沐芳肃冠佩,祇谒暂容与。


松桧起凉飔,薜荔含宿雨。遥瞻天门高,临风久延伫。

鲫鳉鲭鳜鱼图为王菊堂赋四首 其三

秋水湛然清,人间无数罟。游鲭时往来,鳞鬣净堪数。

郡斋偶成

滁阳畿甸郡,俗美民复淳。况逢文明世,教化聿以新。


我本樗散材,夙忝列朝绅。一朝纡郡绂,实荷圣主恩。


编氓在抚摩,风俗在所惇。才疏力复孱,恒恐愧古人。


念昔欧阳公,遗爱在滁民。每怀踵芳躅,黾勉效忠勤。

游南薰亭

桂林名胜地,台观迹多陈。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


使君喜登临,从游有嘉宾。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


神畅情所感,理契意爰臻。忽兹纵遐瞩,跻攀极嶙峋。


下瞰皇泽湾,流水碧沄沄。石洞深窈窕,清虚绝垢氛。


昔贤有遗刻,半杂苔藓纹。江山宛如故,韶音谁复闻。


登临稍毕景,感慨怀古人。早晚听履声,行当近星辰。

御史晏铎观风卷

清晓承恩出禁中,绣衣光昡玉花骢。观风省俗宜周询,激浊扬清在至公。


齐鲁山川归历览,圣贤事迹要追崇。应知到处多佳政,定有封章达九重。

云州歌

云州迤南好风土,高下川原足禾黍。云州迤北天气寒,五谷不生民食艰。


胡羌俗与中华别,水草逐居食凭猎。云州南去足农耕,充国曾此破先零。

杨州蕃禧观

谁知今日蕃禧观,原是当时后土祠。云散琼花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偶逢故老谈遗事,旋拂苍苔读旧碑。欲觅欧公行乐处,无双亭下草离离。

游天师宫有怀张真人及吴闲闲二首 其一

都城启灵境,琳宫丽层霄。离离万玉树,终日起祥飙。


龙虎张真人,曾此驻云轺。虬髯赪玉颜,餐霞拟松乔。


久厌尘世居,竟赴三山招。丹台空寂寞,云气自飘飘。


我来抚遗迹,落木风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