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李云龙的诗集472条

采莲曲四首 其二

柳塘风起荻花飘,竹坞烟消江水遥。閒过隔船探女伴,飞上木兰桡。

清明述怀二首 其二

飘风不遑宁,白日忽已老。既深仲子叹,转切皋鱼悼。


忆昔侍高堂,立身苦不早。昔也愧菽水,今焉悲宿草。


建夷播妖氛,连岁勤天讨。我及赴国难,义旗正东扫。


我非亲在身,酬知欲有报。仗剑涉风涛,愁风复愁潦。


杳杳重泉下,宁廑门闾抱。父书颇曾读,母德宁终稿。


回驭已莫及,但去勿复道。

望湖亭怀马龙

忽忽去故园,遥遥适楚甸。夕汎尽沿洄,朝浮惊陵乱。


岂不惮脩阻,言子在山县。弭棹向吴越,登台望庐巘。


苍茫空翠掩,浩渺云涛限。无由辰芳讯,何况觌颜面。


与子为兄弟,兰心金可断。一从羽翼乖,屡经流序换。


子多乡土梦,我怀歧路叹。素衣定自化,玄发宁无变。


昨暝异前夕,明曙非今旦。感彼归来歌,遥怜鸟飞倦。

梁明府茅冈杂咏 其二 列岫亭

朝看亭上山,暮看亭上山。问君心何似,白云相与閒。

阮宝夫将游朗宁过访啸楼止宿有赠次其韵 其二

西江杨柳绿,孤棹去搴芳。都峤千峰秀,蛮滩一水长。


榻知悬郡阁,梦定到池塘。不厌南枝小,还随越鸟翔。

初夏口占 其四

山川涤涤野如焚,几处忧惶望作云。富室未须欣独饱,盖藏难献犬羊群。

赠朱惟四读书峡山青歌楼

江流宛转双崖束,一线清湍迸寒玉。峰头古刹旧飞来,老衲题云倚修竹。


蛰龙一去灵泉枯,淙碧轩边空绿芜。二禺帝子不可见,洞口猿啼吊大苏。


朱生早得丘中趣,复搆丹楼占云住。飞岩绝磴阒无人,山鬼时窥读书处。


楼前夜静天风发,林响溪声互相答。琉璃水面灵犀浮,金锁刮波寒戛戛。


朱生此时生远心,坐对澄江发朗吟。披烟每向瑶坛上,步月还过珠树林。


白云隔断红尘路,欲往茫茫不知处。却恐淩风羽翼成,与楼一夜还飞去。

江亭晓望怀幼良罗子

一上江亭望,微茫水国分。残潮荡晓月,村火照春云。


浦溆凝龙气,沙洲起雁群。归帆遥莫辨,心折为思君。

题碧桃为新婚

风前初试白霓裳,疑在罗浮见淡妆。不似天台千万树,空将颜色媚刘郎。

杂兴 其六

凉风日夕至,吹我瑶石台。严霜被野草,嗷嗷清猿哀。


俯视见流光,忽然动中怀。寂寞天华宫,岂无歌舞来。


焉见安期生,羽衣变寒灰。

赋得分影剑为区母寿

日为炉,月为冶,鞭风掣电蓬山下。炼就匣中三尺剑,灼灼芙蓉秋满把。


削麟为脯,裁云作衣。提携拂拭,来赴瑶池。星文掩映连环月,霜锋半染桃花血。


弹来高唱白云谣,凤管鸾笙噤不发。有时长吼吐虹霓,丰城神物失光辉。


宴罢瑶台归路杳,掷空跨作金龙飞。

送郡侯罗老师入觐

萧萧凉籁发,飒飒江风黄。翩翩五骅骝,迢迢赴帝乡。


双旌俨前导,父老挟扶将。天子秉百度,作新大明堂。


日夕下明诏,抡才自殊方。我公负明德,夙昔称栋梁。


及兹风云会,愿佐日月光。贱子欲眄睐,恩遇实非常。


如彼穷秋树,雨露滋其芳。恨无双飞翼,相随淩风翔。


伫立望行尘,含毫中斯章。

怀罗集虚

归期全未定,归梦更无凭。为客情良苦,怀人恨转增。


暮虫吟旅店,疏雨照孤灯。尚有南飞雁,书来定未曾。

赠潘子明

栎园归去赋閒居,修竹长楸共结庐。芳草不知三径处,白云常护一床书。


桥通白板行携鹤,门近青溪卧看鱼。借问柴桑陶处士,几回花下过篮舆。

题朱惟四小青林

城上山色好,主人城下居。入门芳树合,知是白云庐。


匣有龙精剑,床馀鸟迹书。时时琴酒侣,花下过篮舆。